中国美术学院视觉中国协同创新中心[视觉国学]专业考研全知道(含…(中国美术学院视觉中国)

中国美术学院视觉中国协同创新中心[视觉国学]专业考研全知道(含…(中国美术学院视觉中国)

2024年 9月 27日 0 By gong2022

中国美术学院视觉中国协同创新中心成立于2014年,以“核心价值的视觉表达、中国文化的视觉创新、优秀传统的视觉活化、国家形象的视觉传播”为使命,以跨文化、跨学科、跨领域的协同创新为手段,聚焦“视觉国学”、“视觉当代”、“视觉科艺”、“视觉乡土”、“视觉工业”等领域,汇聚全球范围内的顶尖人才,努力构建以“视觉国学”为核心的视觉艺术“东方学”系统,致力于高等教育的国际化、社会化,将中国文化的活性基因培植到研创、教学与社会服务中。

一、视觉国学专业简介及招生目录

视觉国学致力于中国视觉传统的活化转换。打造链接全球的视觉中国学系统,建构以视觉文化为中心的、直观的中国学体系,推出一套支撑大国形象的经典视觉符号系统,打造一部中国人的精神图谱。

△视觉中国协同创新中心视觉国学2022年考研招生专业目录

△视觉中国协同创新中心视觉国学专业介绍说明

二、视觉国学专业2022年报录比数据及真题

三、视觉国学专业下设研究方向、导师、课程及推荐书目

艺术史与博物馆研究
中国佛教美术研究
中国古代艺术史与设计史
古文字学
印度古典哲学与中国艺术理论研究

1.中国古代视觉文化研究——艺术史与博物馆研究

导师组

毕斐

山东荣成人。先后就读于山东大学、中国美术学院,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为中国美术学院教授、考古与博物馆学系系主任。开设专业课“《历代名画记》导读”、“中国美术文献选读”等。研究方向主要为中国美术史、美术文献及中国美术史学史。主要著作有《王曰申摹刻砚史手牍》(2000)、《明嘉靖刻本历代名画记:景印、校记暨索引》(2018),译著《书法与古籍》(2010)等。近年来学术论文散见《唐研究》、《艺术史研究》、《新美术》等。参与德国海德堡学术院研究项目buddhist stone sutras in china(《中国佛教石经》)丛书的编辑与出版。

[德]史明理

clarissa von spee

美国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亚洲艺术部主任,中国艺术策展人。2008年至2016年间她曾任大英博物馆中国中亚收藏部馆员,2005年至2008年在海德堡大学担任东亚艺术史助理教授。史明理博士曾在海德堡、巴黎和台北学习,并在德国海德堡大学获得博士学位。曾编著《中国8世纪至21世纪的印刷图像》(大英博物馆,2010年)、《现代中国水墨画:一个世纪的新方向》(大英博物馆,2012年)、《蔡国强:凯霍加河闪电》(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2019年)等多部展览图录。外文著作有《吴湖帆:20世纪上海艺术鉴藏家》(柏林,2008年)以及与米凯拉·佩乔霍娃合作编写的《现代中国绘画与欧洲:新视角,艺术家的碰撞以及收藏的形成》(柏林,2017年)。

[德]蔡穗玲

suey-ling tsai

蔡穗玲( tsai sue-ling),德国籍。德国海德堡大学哲学博士。曾供职海德堡大学东亚艺术史研究所,现为海德堡学术院“中国佛教石经”项目研究员,是中英双语版《中国佛教石经》的主要撰稿人。已出版博士论文《释氏源流:中国和朝鲜版刻插图研究》(the life of the buddha : woodblockillustrated books in china and korea)。

研究方向介绍

注重艺术史学的基本训练,强调以文献和图像为双翼,关注中外艺术史研究发展脉络和前沿研究,要求学生具备艺术史等人文学科的基本素养,以恰当的语言来阐释艺术作品和艺术文献。另外,结合艺术博物馆或美术馆实践,训练学生如何与艺术作品、观众对话,如何在特定的空间和时间中有效地呈现艺术品,并达到较高的学术水准。

方向课程

中国美术史学史

美术史名著解读

西方美术史学史

课程相关照片

一般阅读书目

洪再新著《中国美术史》,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13年;

丁福保、周云青编《四部总录艺术编》,文物出版社,1984年;

〔英〕e.h. 贡布里希著,范景中译《艺术的故事》(袖珍本),广西美术出版社,2015年;

邵宏《美术史的观念》,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3年。

2.中国古代视觉文化研究——中国佛教美术研究

导师组

王霖

美术学博士,任教于中国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视觉中国研究院研究员,博士后合作导师。主要招生方向:中国佛教美术研究,中国绘画史研究,艺术史与博物馆学(专业学位)。

【日】肥田路美

hidaromi

日本早稻田大学文学学术院教授,中国美术学院视觉中国研究院研究员。兼任日本国文化厅文化审议会专门委员,并任日本美术史学会、东方学会、密教图像学会、历史文化学会、早稻田美术史学会、日本宗教文化史学会等会员。研究领域包括以佛教美术为中心的中国南北朝、隋唐时代美术史以及敦煌学研究,曾在中国大陆和台湾多所大学讲学。著有《云翔瑞像:初唐佛教美术研究》(颜娟英译,台湾大学2018)、《初唐仏教美术の研究》(2011)、《仏教美术からみた四川地域》(2007)、《中国四川蒲江邛崃摩崖造像研究》(合作,第一著者;2008)、《中国四川唐代摩崖造像:蒲江·邛崃地区调查研究报告》(联合编著,2006)等书。

研究方向介绍

本方向强调以文献和图像为研究的双翼,注重艺术史学的基本训练,尤其重视存世的中国佛教图像与佛教信仰内部机制的研究,兼及佛教美术与世俗社会关系的探讨。要求学生具备艺术史、佛教史、社会史、文化交流史等人文学科的基本素养,并以国际化的学术视野和标准,密切关注佛教美术研究的前沿课题和新近成果,充分利用存世实物和遗迹,开展较有深度的田野调研。其研究成果除学位论文外,还应包括田野调查报告、读书报告以及与课题研究紧密相关的部分视觉呈现。

方向课程

中国佛教史专题

佛教思想概论

佛教美术与史科学专题

佛教基本图像释读

西北史地与佛教美术专题

当前佛教美术研究概况

中国佛教经籍与供养制度研究

课程相关照片

一般阅读书目

汤用彤著《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增订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版;

汤用彤著《隋唐佛教史稿》,中华书局,2016年版;

方立天主编《中国佛教简史》,宗教文化出版社,2001年版;

柳诒徵著《中国文化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戴蕃豫著《中国佛教美术史》,书目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

〔日〕宫治昭著,李萍等译《涅槃和弥勒的图像学》,文物出版社,2009年版;

〔日〕许理和著,李四龙等译《佛教征服中国》,江苏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

〔日〕肥田路美著,严娟英等译《云翔瑞像》,台湾大学出版中心,2018年版。

3.中国古代视觉文化研究——中国古代艺术史与设计史

导师组

连冕

中国香港人,文学博士(2010年,北京,清华大学),视觉中国协同创新中心专任教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艺术、设计的历史与理论,侧重礼经与礼制造物和传统社会治理方向,兼及历代罕传文献整理、近现代美术史和当代艺术批评,连同国外设计实践成果引介等。代表作包括:合著专著《〈工部厂库须知〉基础研究》,古籍整理《〈工部厂库须知〉点校》、《〈天水冰山录·钤山堂书画记〉标校(暨综合研究)》,以及《〈天水冰山录·钤山堂书画记〉标校综合检索数据库》、《〈工部厂库须知〉综合检索数据库》等。另有学术专论《王冕新证:一段不曾深入揭示的个人史》、《宋摹梁元帝〈职贡图〉与中古域外“冠服”》、《“礼”的造物运行——两个图式及一张逻辑演进表》、《“荆蛮”和“茅绥”:民族志里的“他者”》和《“圣数”与“纹章”:清代经学中的旗纛问题》、《“兵”、“农”与“医”、“工”:“古典设计管理”的“控制学”》、《标本化·史料网·数据库:工艺及书画著录经典文献的科学化整理——兼记〈天水冰山录·钤山堂书画记标校〉》、《经济、掌故与何士晋——朱明万历末〈工部厂库须知〉编纂研究之一》、《米万钟史事:生年卒月、东林党争与厂库政务》、《以若所得,教若国人——〈郑可传略〉初纂》等。曾获评为2012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论文,具体承担国家及各级课题10余项,版行各类专书10余部,发表长篇学术论文50余篇,迄今累计各类刊布约600万字。先后入选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第3层次”、“之江青年社科学者行动计划”、浙江省教育厅“高校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中国美术学院“青年人才支持计划学术骨干”、“优秀青年学者培育对象”等名单。

朱文信

(闻中)

哲学博士,中印古典思想研习者,中国美术学院视觉中国协同创新中心副教授,浙江省老子研究会副会长,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印哲学比较,东方艺术思想史。主要著作有:专著《梵学与道学》《从大吉岭到克什米尔》;译著《印度生死书》《千岛语录》《吉檀迦利》;编著《太虚法师演讲录》,点校《道德真经集注》等。

研究方向介绍

重视艺术史多元价值与设计史专门特色的充分共生、共进与共荣,强调综合的文献与校勘能力训练在攻读硕士研究生学位期间的学习、思考中的实际运用。既以教师专题教学、师生共同研读为手段,在深化设计学科关键领域知识的透彻掌握的同时,又积极通过跨院校选修、田野考察、学术生产锻炼等策略,提升重点交叉学科领域核心研究方法的全面理解。最终实现视觉语言与形式记录的交融价值,彰显艺术各学科间相互影响的独特
中国美术学院视觉中国协同创新中心[视觉国学]专业考研全知道(含…(中国美术学院视觉中国)插图
意义,并逐步领悟是人的高级造物及其具象行为,成就了社会与文明的永续运转,这一深刻且亘古未易的历史法则。

方向课程

文化人类学与神话学

东方纹样史专题

考古学理论与美术考古

经学、礼学与名物学

中外戏曲与戏剧史

中国工艺与设计史方法

课程相关照片

4.古文字学

导师组

曹锦炎

1981年10月吉林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研究生毕业,师从著名的古文字学家于省吾教授。曾任浙江省博物馆副馆长、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文化遗产研究院院长;现任中国美术学院汉字文化研究所所长,书法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长期从事古文字及出土文献研究和教学工作。出版专著十余部(含合著),发表论文160余篇。专著曾获教育部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三等奖各一项,浙江省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二项。论文曾获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年语言学家奖二等奖。

先后被评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文化部优秀专家、浙江省突出贡献专家,浙江省151人才。国家八部委“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工程”专家委员会委员。

鹏宇

文学博士(古文字学方向),现主要研究方向为青铜器、出土文献与古文字。先后独立主持国家社科等各项科研基金10项,承担国家社科重大项目3项。编纂、出版学术著作9本,在《古文字研究》《中国文字研究》《出土文献》等刊物及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40余篇。

研究方向介绍

在考释、辨析、识别中国古文字的基础上,参较考古学和历史学最新研究成果,深入发掘中国古代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尝试在汉字思想、汉字文化、汉字艺术与汉字应用等方面进行深度研究与探索,力图在“东方学”的话语体系之下寻找一种新的艺术理解路径与思想方式,传承优秀中华文明,维护国家文化安全。

方向课程

古文字学概论

金文导读

简帛文献导读

石刻文献导读

〈说文解字〉导读

秦汉青铜器金文研究

课程相关照片

一般阅读书目

裘锡圭著《文字学概要》,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

李学勤著《古文字学初阶》,中华书局,1985年版;

林沄著《古文字研究简论》,中华书局,2012年版;

高明著《中国古文字学通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刘钊著《古文字构形学》,福建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黄德宽著《古文字学》,上海古籍出版社,2019年版;

曹锦炎著《商周金文选》,西泠印社,1990年版;

何琳仪著《战国文字通论订补》,上海古籍出版社,2017年版;

曹锦炎著《古玺通论(修订本)》,浙江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

裘锡圭著《中西学术名篇精读·裘锡圭卷》,中西书局,2015年版。

5.印度古典哲学与中国艺术理论研究

导师组

朱文信

(闻中)

哲学博士,中印古典思想研习者,中国美术学院视觉中国协同创新中心副教授,浙江省老子研究会副会长,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印哲学比较,东方艺术思想史。主要著作有:专著《梵学与道学》《从大吉岭到克什米尔》;译著《印度生死书》《千岛语录》《吉檀迦利》;编著《太虚法师演讲录》,点校《道德真经集注》等。

连冕

中国香港人,文学博士(2010年,北京,清华大学),视觉中国协同创新中心专任教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艺术、设计的历史与理论,侧重礼经与礼制造物和传统社会治理方向,兼及历代罕传文献整理、近现代美术史和当代艺术批评,连同国外设计实践成果引介等。代表作包括:合著专著《〈工部厂库须知〉基础研究》,古籍整理《〈工部厂库须知〉点校》、《〈天水冰山录·钤山堂书画记〉标校(暨综合研究)》,以及《〈天水冰山录·钤山堂书画记〉标校综合检索数据库》、《〈工部厂库须知〉综合检索数据库》等。另有学术专论《王冕新证:一段不曾深入揭示的个人史》、《宋摹梁元帝〈职贡图〉与中古域外“冠服”》、《“礼”的造物运行——两个图式及一张逻辑演进表》、《“荆蛮”和“茅绥”:民族志里的“他者”》和《“圣数”与“纹章”:清代经学中的旗纛问题》、《“兵”、“农”与“医”、“工”:“古典设计管理”的“控制学”》、《标本化·史料网·数据库:工艺及书画著录经典文献的科学化整理——兼记〈天水冰山录·钤山堂书画记标校〉》、《经济、掌故与何士晋——朱明万历末〈工部厂库须知〉编纂研究之一》、《米万钟史事:生年卒月、东林党争与厂库政务》、《以若所得,教若国人——〈郑可传略〉初纂》等。曾获评为2012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论文,具体承担国家及各级课题10余项,版行各类专书10余部,发表长篇学术论文50余篇,迄今累计各类刊布约600万字。先后入选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第3层次”、“之江青年社科学者行动计划”、浙江省教育厅“高校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中国美术学院“青年人才支持计划学术骨干”、“优秀青年学者培育对象”等名单。

研究方向介绍

东方艺术学是中国美术学院正在打造的当代大学新学科体系,把握住东方学术脉络与艺术理论,无法离开对印度思想的研究,为了更好确立东方学术的主体性,在这个时代获得自我本宅的寻觅与返归,积极地探索当代的学术,发挥创造性,就需要面对印度的古典学术,一方面是为了清理其源流演变,并探讨它们和中国艺术理论的关系、寻找异同;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寻求中国学术在当代世界文化格局中的位置。女娲未补唐天处,觅取芝兰次第培。

方向课程

佛教文献学

中印文化概论

中国思想史

薄伽梵歌精读

奥义书哲学精讲

一般阅读书目

〔印〕毗耶娑著,黄宝生译《薄伽梵歌》,商务印书馆,2013年;

〔印〕普拉萨德编,王志成译《九种奥义书》,商务印书馆,2019年;

〔印〕辨喜著,闻中译《行动瑜伽》,商务印书馆,2018年;

〔印〕阿罗频多著,徐梵澄译《神圣人生论》,商务印书馆,2000年;

〔印〕苏西玛.巴尔著,《印度艺术5000年》,四川美术出版社,2017年;

徐复观著《中国艺术精神》,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年;

黄心川著《印度哲学通史》,大象出版社, 2014年;

闻中著《梵学与道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19年;

a sourcebook in india philosophy, s. radhakrishnan and c. a. moore,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89;

the spiritual heritage of india, swami prabhavananda, vedant press, new york, 1963.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