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人类学)考研复习资料整理(一)精华版(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
2024年 9月 27日本资料为个人参考学校考纲,结合网络资源和参考书目整理,仅做参考和学习,关于人类学学与民族学的专业问题请阅读相关书籍,此资料仅做备考学习使用。此外我还会陆续整理出其他资料,希望大家多多支持;最后,为便于复习欲控制字数为3万字,当前版本34938字,2021年12月13日10:07编
目录:本资料目录导航注疏:
1)本复习资料参考自:
[1]. 夏建中. 文化人类学理论学派[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7.
[2]. 庄孔韶.人类学通论[m].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
[3].林耀华.民族学通论[m].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3.9.1 .
[4]本人整理人类学(民族学)家简志
以上资料收录于本人的豆列: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人类学考研复习资料整理(精华)
2)资料中的部分字母与简写(注意是本人为节省字数而简写,不是通用的简写形式)
c-a: 文化人类学:cultural anthropology
a:人类学:anthropology
m-p:民(m)族学流派(p)
3)每个学派的导图
按照学派时间+名称+代表学者及理论构成
4)历年真题中出现过的题目会标注
【名解】-名词解释
【简答】-问答|简答题
【论析】-论述|分析题
5)本资料需要配合另外三篇我整理的资料共用
1】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人类学)考研复习资料整理(三)精华版-人类学名著简介(20本)
2】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人类学)考研复习资料整理(二)精华版-常见简答题(21道)
3】 中央民族大学人类学|民族学考研复习资料整理(四)精华版-国内外人类学家|民族学家部分(12+4+1)
5)资料中可能会出现错误
希望大家可以留言反馈,需要思维导图原图、其他相关资料也可以私信或留言
……
一、古典进化论学派
主要框建梳理是文化人类学史上的第一个学派,它的产生是文化人类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正式诞生的界碑。学派主要研究人类社会文化的起源和发展过程,认为人类的社会文化和生物进化一样,也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向高级阶段逐渐的发展,这种循序的进化过程是全世界所有文化的普遍发展规律,造成这种普遍性的原因为人类心理的一致性。
产生标志:巴斯蒂安《历史上的人》(1860);
成熟标志:泰勒《原始文化》和摩尔根《古代社会》。
1.古典进化论学派【名解】
1.1-背景
- 人类学知识的增长和研究组织的成立:
为人类学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料,例如1839年的巴黎民族学会、1842年的美国民族学会等。
2、殖民贸易的促进
19世纪中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得到蓬勃发展,英法美等国的殖民贸易和殖民地统治达到空前的程度,并因此对殖民地国家的文化习俗进行研究。除殖民贸易和殖民统治官员的需要这一主要社会经济因素之外,殖民当局的官员和传教士将他们在当地所见所闻报导给国内,也引起人们的极大兴趣。
因此,学者研究的方向也为之一变,转向比较语言学、比较宗教学、民族文化风俗的人类学研究。
3、进化论思想的催生
进化论学派产生的思想根源是19世纪进化理论的提出。达尔文首次详细阐述了生物进化的机制,并给予了科学的论证。《物种起源》一书概括了达尔文的主要思想,即物种不是永远远不变的,而是不断变化的;在变化过程中,生物的自然选择机制与高度的变异性起着重要作用;自然选择就是把有利的变异保存下来,把不利的变异淘汰掉,从而使自己能适应不同的环境并生存下来。
第一个系统地借鉴生物进化理论阐述社会进化理论的是英国哲学家斯宾塞。
1.2-理论
1.2-1基本观点
所有研究社会与文化的进化论各有特点,但在以下三个问题上基本持相同看法,这就是:
1)用人类本质的一致性观念来说明文化发展的单一性。
2)各族文化都循同一路线向前进化,目前各个社会发展的不同程度,实际上代表这条路线的各个阶段,各阶段在程序上是固定的,但在时间上并不一致,有快慢的差别。
3)整个世界是依自然法则运行的。
1.2-2基本论点:
- 主要用比较研究的方法探索人类社会文化的起源和发展。认为人类的社会文化和生物进化一样,也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逐渐地发展,全世界所有的文化都要经历这种循序进化的阶段,而造成这种普遍性的最终原因是在于人类心理的一致性。人类心智的一致性决定了文化进化的普同性,能把文化推向相似的发展阶段。文化的异同所反映的不过是文化所处的进化阶段的的差异,进化速率上的差异。文化的异同被赋予了时间意义,人类的差异被理解成了他们所处时代的差异。
1.2-3母体范式(三个一致性)
人类追求进步的心智和本质一致;
社会文化进化的路线和阶段一致;
社会文化与自然界的发展规律一致;
1.3-学者
1.3-1-泰勒-文化人类学理论
简介【名解】
著作:
《阿纳瓦克人》(古代与现代的墨西哥和墨西哥人)、《人类早期史研究》、
《原始文化》【名解】、《人类学》等。
进化论观点
两个方面
一方面,自然科学已经证明整个自然界是不断发展、逐步进化的,而作为自然界一部分的人类社会当然也是不断发展、逐步进化的;
另一方面自然界的发展与进化是有其固有规律的,这些规律可以通过科学的研究方法加以说明。
两大原则
- “在文明中有如此广泛的共同性,使得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拿一些相同的原因来解释相同的现象。”泰勒进一步指出:世界各地文化的一致性,主要是两个因素决定的,一个是人的本性的普遍相似性;另一个是生活环境的普遍相似性。“文化的各种不同阶段,可以认为是发展或进化的不同阶段,而其中的每一阶段都是前一阶段的产物,并对将来的历史进程起着相当大的作用。”
文化进化的三个主要阶段
原始末开化或狩猎采集阶段-野蛮的以动物驯化和种植植物为特征的阶段-文明开化的、以书写艺术为开端的阶段。
宗教理论
1)宗教定义:认为应该“把神灵信仰判定为宗教的定义”。(文化人类学史上关于宗教的第一个定义)。
2)宗教根源:万物有灵论【名解】
万物有灵:【名解】
婚姻家庭理论
1)习俗:研究“回避”的习俗、父母与子女命名的习俗,研究“产翁”习俗
2)继嗣:讨论父系继嗣、母系继嗣和双系继嗣的问题,
3)婚姻制度:研究抢婚习俗和外婚制,认为外婚制与亲属分类制度相联系,外婚制的最初形式应当是交表婚姻。
人类学研究方法
1.比较法。所谓比较法,简单讲就是比较同类现象和事物。
2.残存法。【名解】
3.统计法。【名解】
1.3-2-摩尔根-文化人类学理论
路易斯?亨利?摩尔根(lewis henry morgan,1818-1881)
简介【名解】
著作:
《易洛魁联盟》、《人类家庭的亲属制度》、《古代社会》【名解】等
原始社会分期理论(理论贡献)
- 将原始或蒙昧和野蛮这两个时代又分别划分了低级、中级和高级三个子阶段;指出划分每一阶段的具体标志。
蒙昧低级阶段:野果和坚果;
中级:鱼类、火;
高级:弓箭
野蛮低级阶段:制陶技术;
中级:东半球动物驯养、西半球灌溉法种植玉米和土坯石头建房。
文明阶段:文字的发明和使用
关于氏族制度的发现
认为:原始社会的基本单位是氏族,氏族是一个由共同祖先传下来的血缘亲属所组成的团体,只包括有共同祖先的一半后代。整个社会的组织结构为氏族、胞族、部落、部落联盟。他还进一步指出,氏族、胞族、部落以及部落联盟还是历史发展中顺序相承的几个阶段;部落联盟或部落联合的进一步发展,就是民族的出现,民族由同一地域内的部落或部落联盟所组成。
摩尔根认为,人类的全部历史可以分为相应的“两种社会制度”为特征的两个大的阶段:早期是氏族社会,以血缘关系为基础;晚期是“国家”,以地域和财产为基础。 第一种为古代社会的政治结构,第二种为近代社会或文明社会的政治结构。
他解释了氏族组织的作用和它的构成原则,即氏族是单系继嗣群,它不负担家庭责任,但它是从事经济生产和分配的单位并构成社会仪式和礼仪的基础,能够提供教育、社会保险等功能,但它不能代替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关系以及生儿育女等。氏族内部成员的构成原则就是:大家都是血亲同胞,人人平等。
家庭史研究
摩尔根的贡献不在于发现母权制家庭,而在于首先从亲属称谓的角度来分析和推论家族制度的早期形态,开创了人类家庭史研究的新途径。
【名解】包括:
亲属称谓
叙述式亲属称谓:
普拉路亚婚:
血缘婚:
群婚:
专偶婚:
级别婚:
4、对摩尔根的评价 [简答]
试论摩尔根对文化人类学的贡献和理论缺陷.(2004)
1.3-3其他进化论者的研究
1)斯宾塞:
英国哲学家,社会学家,在达尔文之前就提出了自然选择和适者生存的概念。他认为,和一切生物都在自然选择和适者生存的原则下进化一样,人类社会也是在这样的原则下,认为,和一切生物都在自然选择和适者生存的原则下进化一样,人类社会也是在这样的原则下,由较简单的形式向较复杂的形式进化,各种文化虽然不处在同一时代,但都遵循着同样的程序,同时代的文化尽管发展速度快慢有所不同,但都遵循着一定的发展阶段,不能逾越。
第一个系统地借鉴生物进化理论阐述社会进化理论的是英国哲学家斯宾塞。他第一次使用进化这个词是在1850年;1857年斯宾塞描述了整个宇宙的进化过程;1862年,斯宾塞给出了进化的明确定义:“进化是通过不断的分化与整合,从不确定、不连贯、同质向确定、连贯、异质的的变化。”斯宾塞进化理论的最大缺陷是将生物进化与社会进化视为本质相同的事物.
2)巴斯蒂安人类心理一致说:
1.他提出了人类心理一致说,指出人类具有相同的心智过程,对相同的刺激会产生相同的反映。
2.在“基本观念”之上,他还提出了“民族观念”的概念,后者来源于基本观念与特定民族的具体地理环境的相互作用。3.认为可以从民族观念的角度来研究一个民族的文化特征或文化类型。
3)巴霍芬的母权论:
《母权论:根据古代世界的宗教和法权本质对古代世界的妇女统治的研究》(1881)被恩格斯认为标志着家庭史研究的开始。
1)家庭起源于原始社会的性杂交关系,由于这种关系排除了确切认知父亲的可能性,而使最初的家庭是以女性计算世系。
2)作为年轻一代唯一确切知道的家长,母亲享有高度的威望,。
3)从群婚制到对偶婚制的过渡是由妇女完成的,而且是违反古代宗教戒律的。
4)麦克伦南的内外婚姻制度:
首次提出外婚制和内婚制的概念,第一次提出图腾制这个学术术语。
5)卢伯克的宗教阶段论:
1.第一个提出“残存法”的思想,率先将石器时代进一步划分为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
2.研究了宗教信仰形式的发展问题。
3.对于人类文化的发展持进化的观点。
6)弗雷泽的《金枝》
弗雷泽:【名解】
金枝【名解】
7)韦斯特马克的父权制(【英】edward watermark(1862——1939))
韦斯特马克的研究兴趣主要是婚姻和家庭的起源,他坚决反对人类婚姻史上存在“原始杂交”和群婚的观点,认为人类最早的婚姻形式就是一夫一妻制。 此外,他还认为,母权制只是个别民族中的特殊现象,而父权制才是更普遍的情况。
8)马雷特的泛生论(【英】robert ranulph marett(1866—1945))
泰勒在牛津大学人类学课程的学术继承人。 其认为:在宗教中,第一性的东西不是思想、信仰、神话,而是崇拜、仪式。根据他的看法,在“泛灵论”阶段之前还应有个“泛生论”阶段。
泛生论(非人格化的)是巫术操作的观念基础,泛灵论(人格化的)是宗教信仰的观念基础。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人格化”。
1.4评价(贡献与缺陷)【简答】
4.1-1贡献(学术遗产)
总的来说,对民族学的产生和迅速发展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并且对当时欧洲学术思想的进步起了相当大的作用;有力地批驳了受宗教势力支持并长期垄断思想界的特创论和退化论,对把人们的思想从宗教的枷锁下解放出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具体来看:
1)两个统一
2)文化史研究的联盟
3)基本理论的贡献
4.1-1缺陷(主要集中于方法论上)
在方法上:
1)起源问题——关于起源的很多命题属于思辨范畴。
2)材料选取——材料基础不够坚实且取舍之简单。
3)历时共时—有“历时排列共时文化现象”,即任意拆分文化特质组装宏观图式和过分追求通则而不顾文化整体的倾向。
4)简化方法——在论述文化主题时,往往因经验资料不足为借助逻辑推理,或降格以求,到生物和心理等经验层次去寻找支持。后来学者对这种化简的方法论诟病甚多。
在理论上:
1)单线进化。他们在解释人类社会文化现象时,只考虑文化现象的发展顺序,而不考虑文化现象的其他联系和规律。为了充实自己的发展顺序,在没有全面和充分地考察各民族社会文化状况的情况下就把他们放在他们发展顺序的某一阶段,从而成为他人的攻击把柄;
2)欧洲中心主义。进化论学派大多数人都把欧洲的文化当作人类社会文化发展的最高阶段,而把其他民族的文化都冠以蒙昧、野蛮、落后的帽子,因而不免欧洲中心主义的思想。
3)进化论学者都把人类社会文化发展阶段的一致性和在不同时代和不同地点出现相同文化现象的原因归于人类心理的一致性,显然忽视了生产、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地理与生态环境等客观因素的作用。
1.5进化学派学说与中国研究【简答】
二、传播论学派
思维导图
传播(diffusion)学派认为:人类文化或社会中的变化,首先归因于物质文化和习得行为从一起源社会散播到其他社会。
文化神话学理论;文化圈(c-a描述文化分布的概念之一);播化学派;
博厄斯对进化学派和传播学派持什么态度? (简答)
1. 发生背景
1)19帝国主义——“反对进化的思潮” 2)文化采借多于发明——人类文化史的重构
3)进化论者与传播论学者的争论——文化的独立发明与传播借用
2. 德、奥历史传播学派
1)弗里德里希·拉策尔(friedrich ratzel 1844—1904)——拉策尔的人类地理学理论[德] (后三者为其追随者)
2)弗洛贝纽斯(1873—1938)——文化神话学理论
3)格雷布纳(1877—1934)【德】——文化圈
4)威廉·施米特的“文化圈进化理论”
埃利奥特·史密斯(1871—1937),英国解剖学家、人类学家。 威廉·詹姆斯·佩里(-1949)
3. 英国传播学派
1. 威廉·里弗斯(william h. rivers,1864—1922)
1.发生背景:
1)19世纪末,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不愿进步,反对进化,此时反对进化论的传播学派应时而生。
2)他们认为传播是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文化采借多于发明,不同文化间的相同性是许多文化圈(区域)相交的结果,由此,文化彼此相同的方面愈多,发生过历史关联的机会就愈多;认为进化论忽略传播迁徙;传播学派便从传播角度重构了人类文化史。
3)在人类文化史的发展中,对于究竟是独立发明重要还是传播或借用重要,文化人类学家对此进行了长期、激烈的争论。大多数进化论者主张第一种意见,传播论学者以及其他一些学派的学者则主张第二种意见。
2.德、奥历史传播学派
1)(弗里德里希·)拉策尔(friedrich ratzel 1844—1904)——拉策尔的人类地理学理论
【德】人类地理学家,播化学派的理论先驱。代表作《人类地理学》。
对c-a的主要贡献:
1,1)试图从地理条件的角度,描绘出人类的地面分布和文化发展到总图集,其主要做法是将文化要素的分布绘制在地图上,再分析这些文化要素分布的具体范围。这种分割开来的文化要素具有历史的联系,文化要素的形态本身对发现各种文化要素在历史上的联系提供了重要原因。
1.2)提出了“形式的评判标准”这一概念,认为两个或更多个博物馆中,物品形态或形式的所有特殊性都必定来自同一个渊源,都是由于传播才出现在被发现的地方的。尽管这些被发现的地点分布的地理距离十分遥远。
1.3)其最感兴趣的是物质文化现象(将其称之为“民族学对象”)。认为物质文化是各族之间历史联系的证明,同种族特征和语言比较具有更大的意义。所以,研究“民族学对象”的地理分布,对于各族的历史具有特殊的价值。
2) 弗洛贝纽斯(1873—1938)-《非洲文化的起源》《非洲文化史》等。奥播化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是拉策尔的学生,著名的非洲民族学家。他是德奥文化圈学派的创始人之一,年轻时为不莱梅博物馆科技人员,后任法兰克福大学教授及该校附属民族博物馆馆长,并在法兰克福创办了文化形态学会任主席一职。第一个提出了“文化圈”(kulurkreis,英译为culture circles)这个术语和概念,并提出了数量标准这个概念,主张通过考察各文化间的相同元素来考察他们是否同源。另外,他还第一次非常广泛党和真正系统地提出了绘制文化地图的方法。他首先在非洲范围内划分文化圈,其特点是:每一个文化圈都具有一系列的物质文化的特征。
他特别地研究了包括刚果河流域、几内亚河沿岸在内的“西非文化圈”,指出该文化圈包括以下四个文化层:
1)“马来亚尼格罗文化”:弗洛贝纽斯注意到该文化圈中的许多特征,同新几内亚和美拉尼西亚地区的文化有惊人的相似之处,所以,他认为这些文化来源于东南亚,并将其称之为马来西亚尼格罗文化。
2)“印度文化”:这是一种相对较早的、曾对北非和东非产生过强烈影响的亚细亚文化之一。
3)“闪米特文化”,这是一种相对较晚的、通过阿拉伯人散播的另一种亚细亚文化。
4)“尼格罗文化”,是非洲最古老的文化。它在与其其他文化的混合中,产生了一种全新的非洲文化。
文化圈理论相关的民族学家:
【德】格雷布纳(1877—1934)民族学家。没有做过实地调查-《民族学方法论》和《大洋洲的文化圈和文化层》。
他对文化圈做了系统的理论与方法论述。
1. 反对用进化的眼光看待人类的社会文化现象,认为民族学研究的唯一主题就是文化现象的传播和借用。
2. 认为只有少数几个地区的优秀民族才能创造和发明文化,而其他民族都要从这些优秀民族中借用。
3. 提出了文化圈与文化层的概念,认为具有相似物质和精神文化的民族同属于一个文化圈,而圈与圈的相叠就构成了文化层面。
4. 还认为无论是相邻的民族还是远隔重洋的民族,只要发现他们之间有类似的文化特质,就可以断定他们历史上有过文化传播关系,因而也就可以划在一个文化圈之内。
5. 为了判断文化特质的类似性,他提出了两个标准:形的标准:从文化事物的形式、结构和作用上来判断文化特质的类似性;量的标准:即从类似文化特质的数量多少来断定文化的传播关系。
相关理论:格雷布纳的文化圈理论:
1.他认为,澳大利亚和大洋洲地区有6个至8个独立文化圈,其中每一个文化圈内部都有一定数量的文化特质(5—20个)。这些文化圈分别是:①塔斯马尼亚文化圈 ②古澳大利亚文化圈 ③图腾文化圈 ④东巴布亚文化圈 ⑤美拉尼西亚文化圈 ⑥原始波利尼西亚文化圈⑦新波利尼西亚文化圈 ⑧印度尼西亚文化圈 。
2.在他看来,世界文化的历史,就是若干文化圈及其组合在世界范围内迁徙的历史。
4、威廉·施米特(1868—1954)的“文化圈进化理论” 奥地利人-《神灵的起源》《民族学的文化历史法》等。
在格雷布内尔“形式标准”和“数量标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性质标准”、“连续标准”和“关系程度标准”作为补充。他是奥地利天主教父,民族学家和语言学家。施密特进一步发展了格雷布纳的文化圈思想,在“形的标准”和“量的标准”基础上又提出了“性质标准、连续标准和亲缘关系标准”。所谓“性质标准”是形式标准的补充,指的是质的方面的相似性。所谓“连续”标准是指在两个远隔重洋的文化或地域上不连续的文化之间,只要找到与两个文化具有相似文化特质的岛屿居民,便可断定两个文化之间过去有过联系;“亲缘关系程度标准”是指在相互隔离的两地文化之间,只要文化特质的形式十分相似,而数量又较多,便可断定两个文化之间曾有过传播关系。施密特在强调文化的空间划分的同时,又特别强调文化的时间顺序,他把全世界的文化划分成四级文化圈,这就是他的“文化圈进化论理论”。但是施密特进行“科学研究”的最终目的,实际上是为了论证一神教是最古老的宗教,从而维护上帝的信仰。他认为一神教自古有之,宣扬原始一神教的理论和文化一次发生说以及传播论,并以他为中心形成了德奥文化圈学派中的“维也纳学派”。
文化圈进化论:
施密特继承了格雷布纳的文化圈理论。同时又吸收了瑞典生物学家科尔曼的俾格米人理论。
文化圈进化论将人类社会的发展区分为四个阶段:原始、初级、第二级和第三级。每一级中包括几个文化圈。
1.原始阶段或狩猎与采集阶段:存在:
(1)中央或外婚制文化圈:(2)北极文化圈:(3)南极文化圈:
2.初级阶段或园艺种植和畜牧阶段:
(1)家长制的游牧部落文化圈:
(2)外婚制父权、图腾、较高层次狩猎部落文化圈:(3)外婚制母权、园艺部落文化圈:
3.第二阶段或较发达的农业阶段:
(1)自由父权社会文化圈,包括波利尼西亚、苏丹、印度、西亚、南欧等地。
(2)自由母权社会社会文化圈:中国南部、印度支那、美拉尼西亚、南美洲的东北部地区。
4.第三阶段:亚洲、欧洲和美洲最早的高级文明出现。
3.英国传播学派
1.威廉·里弗斯(william h. rivers,1864—1922)英国实验心理学家,人类学家。
倡导传播论。第一个提出从“系谱”的角度来研究家庭和氏族制度。
他认为亲属称谓反映了具体的社会功能、特种的义务和权利以及有关行为的限定。
他还纠正了摩尔根关于马来西亚式亲属称谓制是最原始的称谓制度的观点,认为它反映了异族禁婚的衰退和氏族制度的解体,是较晚出现的称谓制度。
1) 播化学派:
英国的播化学派
人类学传播学派的一支,主要代表有里夫斯、史密斯和佩里。他们均认为埃及是世界文化的发源地,其他地方的文化都是从埃及传播过去的。更有佩里极端的太阳之子论,即认为古埃及是航海民族,称为“太阳之子”,他们为寻找贵重金属和其他珍宝而四处航行,从而把他们的文化文明也传播开来。因此,该学派也被称为泛埃及主义或极端传播学派等。
埃及中心论:是指英国传播学派中以史密斯和佩里为代表的极端传播论观点。该派认为-
埃利奥特·史密斯(1871—1937),英国解剖学家、人类学家。《古埃及人和文明的起源》、《早期文化的迁徙》等。
他认为埃及是全世界最早出现文明的地方,他在自己的著作中列举了诸多证据证明古埃及的文化发生的最早,并认为印度文明、大洋洲文明、乃至中国文明和美洲文明都是源于埃及。因此在世界其他地方发现的高级文化现象都是由古埃及传播过去的,尼罗河是全世界文明的中心,诸如农业、灌溉、造船、太阳崇拜、木乃伊制作等文化
因素都是在公元前3000—2000年间在埃及集合起来,到公元前900—前800年时才开始逐渐向世界各地传播的。他将埃及文明称为“太阳文明”或“太阳石”文化,由崇拜太阳和建筑史前巨石等文化特征而得名。
威廉·詹姆斯·佩里(18?-1949)-里弗斯学生;《印度的史前巨石文化》、《太阳之子》、《神和人》等。
1.人类文化二层次:
1) 最初的、原始的“采集与狩猎”的文化;
2) 以农业、复杂的石头建筑技术、金属加工等为基础的高度文化,他称之为“古代文化”,其代表是“埃及文化”。
2.“太阳之子论”;泛埃及主义;
三、美国历史特殊论学派
导图问题:
1.1-概述-【名解】基本特征-【问答】
1)代表人物
博厄斯、克鲁伯、罗维、萨皮尔。
2)两个批评
对单线进化论的批评主要集中在方法上,倡导历史学方法;对跨文化比较持批评态度。相似的文化现象可能有不同的成因和过程。规律和通则必须得自对于具体历史过程的理解,通过对于具体历史过程的研究,结论可能是三方面的:环境、心理、历史。
3)文化相对主义
历史相对性——价值相对性——标准相对性
各个(每个)民族及种族文化发展都有其独特的历史,衡量文化没有普遍绝对的评判标准,因为任何一个文化都有其存在的价值,每个文化的独特之处都不会相同,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尊严和价值观,各族文化没有优劣、高低之分,一切评价标准都是相对的。
1.2-背景
1.3-理论
1.4-学者
博厄斯
克罗伯
罗维
威斯勒
本尼迪科特
米德
赫斯科维茨
1.5评价(贡献与缺陷)【简答】
1)提出人类学的目的和任务是认识具体的历史现象;反种族主义的社会政治观;
2)在体质人类学、考古学、语言学上具有独特贡献 ;
3) 研究方法论上的突破
3.1)反对演绎法、重视归纳法
3.2)重视田野调查及其科学性——(1)参与观察法(2)多学科结合法(3)民族学方法;
4)培养了大批学生:
4.1)克罗伯 2、罗维 3、威斯勒 4、本尼迪科特 5、米德 6、赫斯科维茨
局限
1)是在批判已有理论如进化论和传播论的同时,却没有构建起完善的新理论。
2)是其文化史观厚古薄今,应用性比较差,而这显然与其所在的强调现实关联和实用主义的时代精神是不相符的。
3)因此,从20世纪30年代起,它就受到了分别来自内部和外部的两股思潮的冲击:
结构功能主义(英国);文化模式论(学派内部衍生而来)
1.6-学说与中国研究
第四节 法国社会学学派=社会学年鉴/刊派- 形成于19c- 20c
导图问题
名#
1.社会事实-集体意识-集体观念
2.法国社会学学派
3.《宗教生活的初级形式—澳大利亚的图腾体系》:杜尔干 机械团结+有机团结
4.通过礼仪=过渡礼节
范·盖内普(arnold van gennep,1887—1957)(注意他不是该学派成员)
简#
社会决定论要点:
论#
泰勒和杜尔干在宗教起源认识上的分歧
1.1-概述-【名解】基本特征-【问答】
该派因杜尔干1896年创办的《社会学年刊》杂志而得名2.法国社会学学派 社会学的一个流派,对民族学也有大量的研究,在民族学历史上也有一定的地位与影响,因而也是民族学的一个流派。社会学年刊派的代表把人类社会作为自己注意的中心,信奉实证主义哲学,用民族学的资料来研究社会问题。该派的主要学说有社会决定论等。杜尔干主要的研究有宗教生活的初级形式、提出了社会事实的概念等;莫斯的交换理论指出交换原则是人类社会中相互关系的基本形式,对后来的功能主义和结构主义学派产生了很大影响。
1.2-背景
1.3-理论
1.4-学者
杜尔干(杜尔克姆)1858-1917)
简介【名解】
《社会拉动分工》、《社会学方法论》、《自杀论》
《宗教生活的初级形式》【名解】
理论
1)杜尔克姆的社会学思想
- 对社会生活所做研究是一种进化论的研究。认为从原始社会到文明社会进化的特征是:群体个人专门化分工—相互依赖的合作关系(由社会规范[法律的和道德-社会合作的真正源泉]
提出“机械的结合与有机的结合”的概念。
b.强调社会是一个整体的观点,他坚决反对依据个人或心理因素来解释社会的做法。他强调,社会现象只能依据对社会本身的研究来解释,或者讲,社会事实只能依据其他的社会事实来了解。
c.提出了“集体意识”的概念,并坚持认为,社会学研究的主要对象应是“社会事实”。他提出了判断社会事实的三大标准:其一为社会现象的“外在性”;其二为“强制性”;其三是“普遍性”。
2)宗教生活的初级形式
- 杜尔克姆对a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宗教现象的研究。《宗教生活的初级形式》一书,主要分析了原始宗教、尤其是早期澳大利亚的宗教和信仰仪式。
a.宗教的定义与特征
b.宗教的起源与本质
c.宗教的功能
2)概念和范畴的起源
二、莫斯((1872-1905))
简介【名解】
理论
交换理论-全面承诺=全面酬报制度【名解】
《论馈赠—关于原始交换形式》【名解】
列维—布吕尔(lucien levy bruhl,1875—1937))的原始思维理论—《原始思维》
深受杜尔克姆思想的影响,将“集体观念”作为思考主题。
两个基本观点:原始人的思维是一种“非逻辑思维”-构成原始思维的集体观念是受互渗律支配的。
互渗律:指对任何现象的思维,这种现象既是它自身、又被解释为其他任何东西。
赫尔兹(robert hertz,1882—1915)的象征人类学研究(杜-学生)
开创象征人类学研究,主要反映在《右手的优越》中-第一次系统地研究了人的左右手所象征的社会含义,
1.5评价(贡献与缺陷)【简答】
1.6-学说与中国研究【简答】
第五节 英国功能主义学派 导图它是英国人类学界西方民族学理论中规模最大、影响最广、持续时间最长的学派。该派对进化论学派、播化学派和历史特殊论学派都持批判的态度。文化功能论是该学派的基本理论。该理论认为,人类学研究的主要任务是把文化作为一个有机统一体来考察,弄清楚这个有机统一体中各组成部分对整体所做的贡献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马凌诺夫斯基(《西太平洋上的航海者》)和拉德克里夫-布朗(《安达曼岛人》)(两人齐名)。这两本书被英国人类学界誉为“功能主义学派的出生证书”。二者的理论既有相同之处,也存在明显的差异,代表了文化功能主义的两个不同派别,共同构成了英国文化功能学派 。
1.功能学派的理论要点(基本特征)、主要代表人物马林诺斯基和布朗学术观点(重点:社会结构观为主)的异同。
3.马林诺斯基在人类学田野工作方面的贡献(对a生物主要贡献),对中国当下的人类学研究的启示。
4.拉德克里夫-布朗对于社会人类学与民族学所做的区分。
5.功能学派的局限和缺陷:
戏谑关系(joking relationship): 参与观察:裂变原则:
《西太平洋的航海者》《努尔人》(重要)2015
1.时代背景:
一战后,英国的殖民统陷入危机,形势严峻,因此英国政府急需寻找一种新的统治方法,他们希望人类学家能够为政府统治各个殖民地提供具体的意见和办法,以维护其统治。殖民地危机的发生,提出了如何了利用土著社会制度的问题,从而要求殖民官吏必须研究、精通这些社会制度,懂得这社会制度在民族社会中所起的作用。
2.学术背景:
①西方学术界开始流行实地调查研究的方法②当时的学术界和思想界都开始重视比较的方法,从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社会结构和制度的调查中进行比较、研究不同文化在各自社会中的功能③继承前人的成果并加以发展。
拉德克里夫-布朗:(1881—1955)【英-wg领袖之一】
《安达曼岛人》、《文化的历史解释和功能解释》、《原始社会的结构和功能》、《社会人类学方法》等。
他主张用自然科学的方法来进行人类学研究,即归纳推理的方法。他强调文化人类学的共时性研究,同时也要注意历时性研究的开展。他认为一切文化现象都具有特定的功能,无论是整个社会还是社会中的某个社区,都是一个功能统一体。构成统一体的各部分相互配合、协调一致,研究时只有找到各部分的功能,才可以了解它的意义。他赞成社会进化的理论,并将它作为人类学研究中有用的“科学假说”。与马凌诺夫斯基不同的是,他所倡导的文化研究理论,既强调功能,又强调结构,因此被称为“结构功能论”。此外,他对图腾崇拜和亲属关系也进行了研究。
1、结构功能主义理论与方法
(1)主张用自然科学的方法来进行人类学研究
(1)在社会制度和文化现象中所发现的规律必定是社会学的,而不是心理学的;(2)任何根据个人心理活动过程来解释具体社会现象的理论都是错误的;(3)但是,人类社会生活的本质是由人的心理-生理结构的本质所决定的,所以,当我们发现了社会学规律时,也就是发现了这些规律的心理-生理过程基础;(4)个人心理在相当大程度上是由文化决定的。他主张社会现象必须从社会角度来研究和解释。
他还进一步提出,应采用归纳方法来从事人类学研究。所谓归纳方法,就是自然科学研究中经常采用的卓有成效的方法。归纳方法的前提是:世界上所有现象都受自然规律的支配,因此运用某种逻辑方法来发现和证明某些普遍规律是可能的。归纳方法的目的或本质就是要获得一般规律,而该规律应能适用于其范围内的所有解释和推论。采用归纳方法应遵循其规则,这一规则就是:事实必须是观察得来的,假设必须能够解释这些事实,并且要再次返回到观察中去,以便进一步证明或验证自己的假设,这一过程是循环往复的过程,直至最后得出比较可靠的结论。
(2)强调共时性研究 (何为共时分析)
文化人类学有两种研究,一种是历时性研究,另一种是共时性研究。前者研究的是文化的历史起源,是纵向性的研究;后者研究的是文化的本质、结构功能,是横向性的研究。历时性的研究存在三种缺陷:(1)历史资料残缺不全,因此对于以往历史事件和人类活动往往只能凭猜测,整个文化史的建立也往往是一种构拟。(2)得出的结论或提出的假设无法得到验证或证明。(3)因此对无法确认的过去进行的构拟和在此基础上得出的结论,并不能真正解释任何事情,更不能准确地推论或未来的发展。共时性的研究不考虑文化的起源,而将文化看成一个整合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文化的每一个因素都扮演一特定的角色,都具有一种功能。拉德克里夫-布朗认为共时性研究要优于历时性研究,并且,他主张的历时性研究主要是指文化变迁的研究,而不是文化起源的研究。
(3)建立结构功能主义的理论 (相当重要)
一切文化现象都具有特定的功能,无论是整个社会还是社会中的某个社区,都是一个功能统一体。构成统一体的各部分相互配合、协调一致,研究时只有找到各部分的功能,才可以了解它的意义。 更注意“社会结构”这一概念,并进行了大量的阐述和强调,概括他的结构思想,大致可包括三点:1)社会结构是指一个文化统一体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包括人与人组合的各种群体及个人在这种群体中的位置。群体有阶层和类别两种形式。前者如贵族与平民、工人与农民等;后者如男人、女人、家庭、家族等。(2)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是由“制度”支配的,所谓制度是指某些原则、社会公认的规范体系或关于社会生活的行为模式;具体讲,原则指的是群体形成的基础。拉德克利夫-布朗认为:“通过那些用来规定处于各种关系中人的正常的或被希望的行为的制度,就一定能描述社会结构。”(3)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变动不居的,因此,社会结构也是一个动态的社会现象,但是,社会结构的形式是相对稳定的。……人类社会结构的内容就是组成社会的个体,其形式就是制度。
他将社会结构定义为:“在由制度即社会上已确立的行为规范或模式规定或支配的关系中,人的不断配置组合”。 强调结构,正是他的功能主义的最主要特色。(必背)
(4)坚持社会进化论 (不重要,看看就行)
他赞成社会进化的理论,并将它作为人类学研究中有用的“科学假说”。在他看来,进化理论可概括为三个方面:(1)有机体进化和社会进化都是受制于自然规律的自然过程;(2)进化过程是一种趋异的发展;(3)无论是有机体进化还是社会进化,其中都存在一普遍趋势,这就是斯宾塞所讲的“组织的进步”。在有机体进化中,具有更复杂结构和功能的有机体,是从那些较简单结构和功能的有机体发展而来的。……在社会进化中,具有更复杂结构或组织的社会是从不太复杂的社会形式中逐步发展而来的。因此,进化既是有机体或社会生活形式多样化的过程,又是有机体或社会“组织的进步”过程。组织的进步既包括结构功能的复杂化,也包括社会交往、社会关系的日益频繁和扩大。他认为,可借鉴杜尔克姆的“物质密度与社会密度”的概念来衡量,“物质密度”指的是生活在一个单位区域内的人的数字,“社会密度”指的是一个单位区域内这些人人际交往的次数。
他强调指出,进化不一定是意味着进步。进化仅仅是结构和功能的发展和社会关系的复杂化,而进步是指知识的积累和通过发明与发现而产生的技术改进以及道德的发展。这样,社会也许是向一种内外均衡的结构状态迈进,也许是向更复杂的社会结构发展。但这种结构本身是更好些还是更坏些,应当根据另外一些标准来判定
2、图腾崇拜的研究
他认为图腾崇拜应被看成是普遍存在于人与动物或植物之间的某种仪式关系的本质与功能问题,或者也可以讲,应被看作是“总的仪式和神话的本质与功能问题的一部分”。
1.他指出,对图腾崇拜的研究应将仪式而不是将信仰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一切原始宗教都具有仪式这一特征,而一切原始社会也都需要某种宗教仪式来整合其成员。所以,宗教的不同形式的仪式,其功能就是为了群体感情的维系,是某种社会团结的黏合剂
2. 那些与生存有生死攸关的重要关系的事物,就会成为仪式的重要对象; (2)图腾具有某种标志和象征作用。
他进而总结-在原始社会,任何对社会生活有主要影响的事物,都必然会成为仪式庆典的对象,这种仪式的功能,就是使对仪式所祭祀的物体的社会价值的认识永恒化。
结论:在那种为了生存而完全或在极大程度上依靠捕猎或采集的社会中,各种动植物,尤其是那些用作食物的动植物就成为祭祀的对象。
2 在同一类型内而又被分为不同的社会中(如部落被分为胞族或氏族),不同的部分被不同的仪式区别开。
结论:在统一的社会中,与用作食物的动植物相关的仪式联系,就是整个社会与整个自然界之间总的、无区别的联系;而在被分开的社会中,一般是另一种联系,即每一个社会部分与一种动植物相联系。
3 他进而考察了一个更深刻的问题,即个别的动物或鸟为什么被选择作为图腾崇拜的物种。他认为,所有这些动物都具有物种的相似性和彼此矛盾的差异性,图腾仪式的对象都是同类中成对的物种。这反映了人类社会的友谊与矛盾、团结与对立的社会关系,或者讲,是表达了一种结构关系,即对立面的统一。 他指出,这种矛盾的关系或对立面的统一“是人类思维的普遍特征”。
3、亲属关系的研究 (不重要)
拉德克利夫—布朗对于这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调侃与回避关系的出色分析上。根据他的看法,调侃与回避关系应放到整个社会关系中去考察。他认为,社会关系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同一个群体成员之间的关系,另一类是不同群体成员之间的关系。后一类关系又可分四种。
(1)基于婚姻的夫妻关系,
(2)基于商品与服务的交换关系,
(3)基于结拜或类似行为的朋友关系,
(4)基于戏谑的亲属关系。
而考察规制亲属角色行为的全部礼节和亲属的有关行为,可分为两个对立组:
(1)尊敬对亲密,(2)调侃对回避。
尊敬是子女对父母的典型关系,亲密则是同胞手足之间的典型关系。而调侃与回避关系则是一个人与某些不属于自己世系群的血亲及姻亲之间的典型关系。调侃关系最常见于交表亲之间,回避关系则是男子与其岳父母和女子与其公婆之间较典型的关系。不过,两者都有一个共同目的,即都是为了保护在一组关系上结合、又在其他关系上分离的人与人之间的微妙关系。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保护结婚后的夫妻关系,他们在婚姻关系上是结合的,而在各自的家庭关系上又是相互分离的。这就是拉德克利夫-布朗在《原始社会的结构与功能》中指出的:戏谑或回避关系“都是一种固定而稳定社会行为体系的方法,在这一体系中,互相连接与互不连接的因素得到维持和结合”。
马凌诺夫斯基 :(1884—1942)[原籍波兰-英-sr-功能主义创始人之一]
《西太平洋上的探险队》(1922)、《野蛮社会犯罪与风俗、《野蛮社会的性别与抑制》、《珊瑚礁财院及其巫术》、《科学的文化理论》、《文化变迁的动力》等。
其文化观的两个核心概念是“需要”和“功能”。马凌诺夫斯基的文化功能理论建立在他的需求理论之上。他将人类的需求划分为三种基本类型:生物的需求、作为手段的需求和整合的需求。他认为社会中的每一个文化要素都有其特定的功能,它产生的目的就在于满足该社会的某种需求。为了满足某一类的基本需求,人们就相应的创造了不同的制度或固定的文化模式。他认为文化就是人们为了圆满地处理在满足需求过程中所面临的各种问题的手段装置,而文化的功能就是满足需求。马林诺斯基十分重视实地调查,创立了参与观察法。他的学术思想和实地调查方法,对西方人类学产生过重大的影响。此外,他对巫术与宗教、原始法都有一定的研究。他去世后,美国应用人类学会专门设立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马林诺斯基”奖,
三、雷德菲尔德(robert redfield,1897—1958,美国功能主义人类学家)——农村社会研究 (以下都不重要)
代表作:《尤卡坦民俗文化》、《农民社会与文化》。
其将结构功能主义方法应用于“民俗文化”或“民俗社会”(folk culture)。
他把民俗文化理解为在一定地区范围内有共同传统的文化,这种传统并没有记录下来,它既不是原始文化,也不是现代都市文化。从根本上来讲,它是定居农民的文化。
雷德菲尔德研究的新颖之处在于,他同时研究了墨西哥尤卡坦地区的一个印第安部落、一个农民村庄、一个农村城镇和一个现代化城市,他希望通过比较研究来把握各种社会形态的基本特征。
他还提出了“大传统”(great tradition)与“小传统”(little tradition)的概念。
“大传统”- “一个文明中,那些内省的少数人的传统”;“小传统”-“那些非内省的多数人的传统”。
在两者关系中,“大传统”对“小传统”影响是主流。
格拉克曼—冲突理论:
格拉克曼在曼切斯特大学创建了人类学系,形成了曼切斯特学派,该学派以研究冲突、仪式等问题见长。1.反对社会经由巧妙整合而达到平衡的观点.
平衡既不是静态的也不是动态的,而是生成与一个正在进行的辩证过程。社会中存在着相互冲突的价值观念、原则、以及对立冲突的利益群体,社会并不是直接、巧妙地通过整合来达到平衡的,而是通过对各种对立因素和冲突的有效吸纳而达到平衡的。因此,认为,社会因为分裂和冲突而得以绵延下去。
2.仪式上表达出的冲突本质上是社会原则方面的冲突。
仪式不仅是在于表现团结和强化人们的集体观念和社会情感,而且还通过夸大社会各种规则之间的冲突来确认社会团结的必要。
3.研究重点是探讨社会如何通过有节制的冲突表现而获致平衡的。当一个社会不能吸纳其本身制度造成的冲突时,激烈的冲突或暴乱就要发生了。
4.格拉克曼虽然成功的将冲突带入事物的正常框架中,但是他仍然强调社会秩序基本上不会有所变动,因此,他也就仍然不能有效地处理社会结构变迁的问题,即社会秩序转型或解体的问题。
弗雷德里克·巴特-行动交易理论:
对于行动和行为的区分:行动(action):从主观意义和动机上看;行为(behavior):从客观结果看。
1、人是理性的,是有策略的。规则仅仅限定了人们的策略,并不等于真实的生活。
2、制度和习俗是不能直接观察的,只有被人们遵循、实践的时候才看得到。
3、文化意识形态必须在现实世界中通过切实的行为表现出来才有政治意义。
4、政治制度并不是政治活动的前提,相反,它是政治活动的结果;结构并不是某种人们努力维系的东西,而是人们策略无意识带来的产物。
5、生态条件、既有的技术、社会制度和文化意识当然会对人们的行动有这样或那样的限制,但这些外在条件也给人们提供各种策略选择的机会。
6、关注社会是怎么样通过人们所做的各种行动抉择来生成和维系的。
7.与之前的功-派不同,之前的功能主义学派强调结构、制度怎么样塑造了人们的行为,而巴特则关注人们怎么样通过他们的行动决策,即有关怎样支配和使用他们的时间和资源的决策,来生成、维系和改变制度。
8、巴特提出了人类学讨论不休的问题:即结构与能动性、社会和个人的关系问题。
第六节 文化与人格学派
导图(该学派都)强调:文化因素与个人因素或由个人产生的心理事件存在着密切的联系;重点研究的是依文化而变化的个人。 形成原因:[20c30s]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的影响下,美国一部分人类学和民族学家转向文化与个人心理关系的研究。
学术思想(主要)
1.代表人物及作品
2. 基本人格
1) 基本人格即是一个社会成员所具有的,表现出来的大致相似的性格,做人和是非判断的标准。
2)他们认为文化是一种信仰和价值观念体系,文化有别于社会但是作用与社会,社会不过是文化价值的体现,一个社会所具有的文化会反映在社会成员的基本人格上。
3)一个社会的整合、团结需要以基本人格为基础,基本人格是社会整合得以进行的基础和条件。
4)文化塑造了各民族的基本人格,而基本人格又决定了这个民族文化的命运,各民族文化的差异正是由于基本人格的差异造成的。文化是抽象的东西,而个人才是真正的客观现实,因此,研究每个民族的文化必须从研究该民族的个人开始。
5)一个社会的基本人格是通过他幼年时期被教养的方式形成的,儿童是成年之父,理解一个社会的育儿方式是理解社会基本人格的重要途径。
6)对文化与人格相互关系的研究是与博厄斯的认识分不开的,他坚信文化法则及其在人们心灵中的基础是可以被发现的,文化对人格的影响要大于生物因素对人格的影响。
7)但是,为该学派贡献理论基础和方法技术的是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以及其他有关的心理学研究。
该派被认为是从历史特殊论学派中衍生出来的,不但在学理上有所继承,而且学派中的代表人物有很多是博厄斯的学生。
一、弗洛伊德的文化人类学研究 (不重要)
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1939)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奥地利犹太人家庭出身学医转而对哲学与精神病研究产生兴趣,从而进入学术之殿堂。在介绍他的人类学研究之前,有必要简要地了解其精神分析的理论。
1.精神分析学说
他与布洛伊尔合著的《关于歇斯底里症的研究》(1895)出版,标志着精神分析理论的诞生。弗洛伊德的学术活动可分为两个时期,前期以阐述无意识理论为核心;后期则将精神分析理论应用于社会、文化领域,并建立了人格结构理论。前后期的分界就是1913年出版的《图腾与禁忌》,这本书也是弗洛伊德进行文化人类学研究的一部知名论著。
1)无意识理论 2)人格理论
2.文化人类学研究
代表作:《图腾与禁忌》、《摩西与一神教》、《固执行为与宗教仪式》。
1)心理变态与宗教
他提出了一个著名的观点:宗教乃是整个人类的固执型神经官能症。他认为,宗教仪式与神经官能症行为之间不仅外在特征相似,而且内在本质也相似。两者最根本的相似点在于,自然本能受到压抑是他们体验的共同基础。只不过神经病患者受到压抑的是性欲本能,而宗教徒受到压抑的是利己的、危害社会的本能。当然,两者也存在区别,主要的区别在于,宗教仪式使用的器具都具有象征意义,易于为人们所理解;而神经病患者所使用的器物则让人感到是盲目的和毫无意义的。 这样,弗洛伊德就将宗教归结为心理变态现象。
2)图腾与禁忌
1913年,《图腾与禁忌》一书出版。弗洛伊德试图“借助精神分析来研究各民族的心理问题,这一问题直接涉及最重要的文化设施、国家秩序、伦理关系和宗教的起源,同时也涉及近亲乱伦的禁规和信仰的诫令”。他认定图腾制度是认识最重要的“文化设施”之起源的关键。
依照弗洛伊德的观点,应当从历史学和心理学两个方面研究图腾崇拜的本质。
弗洛伊德的方法就是在三种人之间进行心理比较,即把原始人的心理与儿童心理、儿童的心理与神经官能症患者的心理、神经官能症患者的心理与原始人的心理加以比较。这一程式简化后便得到了一个封闭的连环:野蛮人——儿童——神经官能症患者——野蛮人。这种连环成了他进行图腾研究和一切社会文化研究的出发点。
崇拜是为了赎罪——对图腾餐的分析。
图腾产生的前提:俄底浦斯情结。
弗洛伊德还对禁忌(taboo)进行了考察。“禁忌”这一概念本身具有双重含义,即神圣的、崇高的和禁止的、危险的,破坏禁忌要受各种惩罚。弗洛伊德认为,禁忌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社会每一个成员的无意识中都有性欲、攻击欲、贪欲等诸如此类的反社会欲望。
恋母情结:“俄底蒲斯情结”
二、卡迪纳(1891—1981,[美])的基本人格结构
1)后赴维也纳接受过弗洛伊德指导。新精神分析学派代表人物。 新精神分析学派与弗洛伊德在两个主要观点上都持相同意见,即都承认无意识是人格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承认儿童期对成年人格的形成起决定性作用。但是他们都程度不同地否定里比多(性经验)对儿童成长的主要作用,而代之以社会环境和文化的影响。
2)卡迪纳虽然是弗洛伊德的信徒,但是,他坚决反对“俄底浦斯情结”说。他主张,文化因素对人的心理发展起着主要作用,特别是生命伊始的头几年,对于人格的形成是极为关键的时期。
3)卡迪纳将文化看成是制度的集合体,他认为,全部制度可以区分为两类:
a.初级制度(家庭结构和组织规模、对儿童的养育和训练、性的禁忌、谋生手段等)和
b.次级制度(民俗传承、与宗教信仰、神话、艺术、社会禁忌)。
4)基本人格:
三、本尼迪克特(1887-1948,是博厄斯的学生,[美]民+文.人)的国民性研究
被很多人视为民族心理学派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曾到新几内亚和印第安人、非洲等地的许多部落中进行实地考察。她的主要代表作有《文化模式》,在该书中,她提出了三种文化模式,即日神型文化、酒神型文化和妄想狂型文化。她认为人格是由文化决定的,但是她也强调个人对文化的作用,她注重从整体上研究某一种文化的特性,认为每一种文化内部都具有多样性,但每一种文化也有主旋律。在《菊与刀——日本文化的类型》中,她研究了现代国家的民族性,重点探讨了日本社会的基础、日本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维持关系的主要要素和日本人格形成的童年经验。此书具有更多的新精神分析学的方法色彩。这两本书被视为有关民族心理或国民性研究的扛鼎之作。
1、文化模式论 本尼迪克特的三种模式理论:
是由美国心理学派的代表人物露丝·本尼迪克特提出的。根据社会的心理和行为特点,她描述了三种文化模式
—— “阿波罗型”、“狄奥尼斯型”和“妄想狂型”。
《文化模式》:
2、现代国家的民族性研究
《菊花与刀—日本文化的类型》是对现代国家的民族性研究,具有更多的新精神分析学的方法色彩。
简述《菊与刀》一书的主要论点/《菊与刀》:
四、玛格丽特·米德((1901-1978))的文化决定人格论博厄斯的弟子
曾到印第安人、萨摩亚和新几内亚等地进行实地调查,她一生主要从事人格关系研究,她深受博厄斯文化决定论的观点颇深,主要代表作有《萨摩亚人的成年》《新几内亚儿童的成长》《三个原始部落的性别与气质》,后来这三部书汇成一本《来自南海》,这三部曲开创了美国文化人类学新的研究模式,即针对一个问题去进行田野工作。米德认为人格是由文化决定的,用种族差别、生理差别、饮食差别、地域差别都不能完整的描述解释人格差别的原因。人格的差异取决于社会条件,尤其是个体发展过程的早期条件,也就是育儿方式,因为每一代男性和女性都要在文化机制的作用下,适应他们所处的社会文化条件。此外,她还还指出人类文化传承看分为三种:前塑文化、同塑文化、后塑文化。并首次将影像技术与文化人类学结合起来,成为影视人类学的先驱。
1、“来自南海”的研究
《赛摩亚人的成年》、《新几内亚儿童的成长》、《三个原始部落的性别与气质》
——《来自南海》开创了美国文化人类学新的研究模式,即针对一个问题去进行田野工作。
(1)“青春期危机”与文化
论述米德萨摩亚的主要理论贡献以及有关问题的争论
弗里曼和《玛格丽特·米德和萨摩亚》
(2)性别角色的研究
《三个原始部落的性别与气质》:
2、文化传承与代沟 :《文化与传承》:
米德着眼于整个人类文化史的发展,认为代沟问题的出现,其主要根源是文化传承的差异。她认为全部人类文化传承可划分为三种基本类型,即前塑文化(pre—figurative)、同塑文化(co—figurative)和后塑文化(post—figurative)。前塑文化,又称“老年文化”,就是指后辈向前辈学习的文化,即前辈塑造后辈;同塑文化,是指后辈与前辈的学习都发生在同辈人之间,或者讲是同时学习的文化,即同时塑造;后塑文化则是指前辈反过来向后辈学习的文化,即后辈塑造前辈,又称为“青年文化”。它们具有各自的重要特征。 米德对该学科的发展还有一大贡献,就是首次将影像技术与文化人类学研究结合起来。米德也成为了影像人类学的先驱。
五、林顿与克拉克洪的研究 (不重要)
1)身份与角色研究
2)文化与人格的关系
3)家庭与婚姻
4)文化涵化的研究
林顿曾参与成立了一个文化涵化(acculturation)特别委员会,着重研究两种不同文化的接触、碰撞过程中文化的移入或适应的特点,这种移入或适应亦可称作涵化。林顿研究文化涵化的代表性成果就是“本土主义运动”,即“社会成员在复兴或永久保持其文化精华方面,所表现出的有意识有组织的努力。”
林顿认为,所有社会都会想方设法地永久保持其自身的文化,但通常都是无意识的,并且是作为个体社会化正常过程的一部分。只有当一个社会意识到除了它自身的文化外还有其他文化,而且自身文化受到威胁时,才会出现永久保持文化方面“有意识有组织的努力”。“文化的精华方面”,主要是指那些象征某一社会主要特征潜在价值最大的文化成分。
在林顿看来,本土主义运动(nativistic movement)可分为四种类型,即:
(1)信仰复兴型本土主义:复兴已灭绝或濒临灭绝的文化;康有为保皇运动
(2)永久保持型本土主义:寻求保持现有的文化;
(3)巫术本土主义:“巫术”或“超自然手段”以拯救本土传统文化;
(4)理性本土主义:以理性的观点吸收客位文化以重振本土传统文化。
本土文化认同对象可分为:传统文化、外来文化与“乌托邦”式理想文化。上四种类型并不相互排斥,而更多地是相互交叉,因此也可分为:
(1)信仰复兴的巫术型:义和团运动
(2)信仰复兴的理性型:康有为的保皇运动
(3)永久保持的巫术型:船货运动、太平天国起义
(4)永久保持的理性型:五四运动。
形成本土主义运动的原因有一共同点,就是相互撞击的文化之间存在某种不平等关系,表现为优越或自卑的态度。而且,这两种态度往往体现在一切涉及实际的统治与被统治的交往中,大致上可以有六种交往情况:
1.统治文化自认优越 2统治文化自认卑下 3从属文化自认优越 4从属文化自认卑下
5统治和从属文化都自认优越 6两种文化都包含优越于自卑兼而有之的态度。、
2.克拉克洪的文化与价值研究
价值体系
六、心理人类学的研究
许烺光:(1909—1999)[辽东半岛-庄河-生]美籍华裔心理人类学家。
曾在中国西南部、印度、日本进行田野调查。1944年赴美国讲学工作。
代表作:《祖荫下》、《美国人与中国人》,《宗族·种姓·俱乐部》。
出版了《心理人类学——研究文化和个性的方法》一书,提出心理人类学概念,美国又兴起了小规模的心理人类学复兴运动,形成了所谓的心理人类学派。
许烺光认为,人格这个概念应当是指个人的一生中与社会文化产生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但是,在他之前的“文化与人格” 论者,多将其理解为某个没有变化的静态性实体。所以,他主张用“心理人类学”这个术语来指称“文化与人格”领域,这就是他的研究被称为“心理人类学”研究的主要原因。
许烺光的研究内容主要是国民性比较研究的继续。 他认为,中国亲属体系的主轴是父子,而美国亲属体系则是以夫妻为主轴。在《宗族·种姓·俱乐部》中,许烺光进一步扩大了他的研究,他对中国、美国、印度三种文化进行了比较。不同的文化决定各种社会中有不同的二级群体,中国为宗族,印度为种姓,美国为俱乐部(即各种协会、团体等民间自发组织的群体)。 此外,他主张建立一种从社会、文化角度研究人格的理论。
1、跨文化的比较研究
许烺光认为,人格这个概念应当是指个人的一生中与社会文化产生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但是,在他之前的“文化与人格” 论者,多将其理解为某个没有变化的静态性实体。所以,他主张用“心理人类学”这个术语来指称“文化与人格”领域,这就是他的研究被称为“心理人类学”研究的主要原因。
许烺光的研究内容主要是国民性比较研究的继续。在《有文字的文明的研究》中,他提出了自己的研究方法。他认为,对于大而复杂的现代民族文化进行比较研究,可采用两种方法:一个是霍贝尔在《初民的法律》一书中使用的“前提原理”的理论和方法;另一个就是对亲属关系进行分析。许烺光认为,不仅应当研究亲属结构,也要研究其内涵。他主张采用第二种方法,并提出用“轴”这个概念来研究亲属关系。所谓“轴”,指的是父子、夫妻或母子等两个人的关系,按照他的观点,一个家庭体系中总有一个轴表现得特别重要,这可以称之为主轴。“在某一既定的亲属体系内,其主轴的重要特性决定了个体的态度和行为的模式,个人也就根据这个模式发展出对该体系内其他轴的相应关系以及体系外的关系。”
他认为,中国亲属体系的主轴是父子,而美国亲属体系则是以夫妻为主轴。中国父子轴的特点是:第一,延续性;第二,包容性;第三,权威性;第四,非性性;美国夫妻轴的特点则是:第一,非连续性;第二,排他性;第三,平等性;第四,突出性或性征性。
在许烺光看来,以上父子与夫妻两种轴的差别并不只是说明了家庭关系中的特点,更重要的是,它们各自深入到其所存在的文化中,影响到家庭内外的其他关系,从而形成两种文化中的各种差别。
在《宗族·种姓·俱乐部》中,许烺光进一步扩大了他的研究,他对中国、美国、印度三种文化进行了比较。他进行比较研究的基本假说是: “个人基本的和首要的关系是与其伙伴的关系,因而他与自己所处的世界中其他成分的各种关系,或者被这种关系明显地模式化或者与之整合为一。因此,家庭……是所有三种文化中的一种基本的传承与教育机制。家庭,就其体现着集中的、有时也是广泛的人间关系而言,是一切文化的基础学校”。他接着指出任何人都有生物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前一种需要是所有动物都具有的需要,后一种需要包括安全、社交、地位,这是人类行为的动力。社会性需要总是应首先在社会的初始群体——家庭中得到满足,如果在这里得不到满足的话,就要到二级群体中去寻找。而不同的文化决定各种社会中有不同的二级群体,中国为宗族,印度为种姓,美国为俱乐部(即各种协会、团体等民间自发组织的群体)。
家庭这个初始群体,对中国人来讲最重要,对印度人来讲其重要性大大减少,对美国人则最小。而在家庭与社会之间的广阔地带,对于三个国家的人来讲,最重要的分别是宗族、种姓、俱乐部。这样,中国的家庭、宗族培育出了中国人以情境为中心和相互依赖的行为模式;印度的家庭、种姓制度培育出了印度教徒的以超自然为中心的片面依赖的行为模式;美国人则是个人为中心和自我依赖的行为模式。
根据许烺光的观点,三种文化中家庭与二级群体的不同,造成了三种重要的生活方式和人际交往行为规范。血缘是支配宗族的基本原则,等级是支配种姓的基本原则,而契约则是自由社团或俱乐部的主要基础。
2.人格与社会文化的关系
许烺光在与别人合著的《文化与自我》一书中,对传统的人格观进行了批评,指出以往研究人格的学者将其看成是与社会和文化相分离的东西,更多地偏重于从心灵最深处采用精神分析方法进行研究。因此,他主张建立一种从社会、文化角度研究人格的理论。在该书中,他将人格与社会、文化的关系勾勒成一种多层同心圆的模式。
七、泛文化研究的内容
1.泛文化研究(cross cultural survey, or: holo-cultural theory tests)
2.默多克的家庭研究
默多克(george peter murdock,1897-1985)首次提出“核心家庭”这个概念,它是指由父母双方及其子女组成的家庭,这种家庭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家庭类型。核心家庭可通过两种途径成为扩大家庭:一种是因“多偶婚”而形成扩大的配偶家庭,但这本质上还应算作核心家庭;另一种是由一主干家庭加一分支家庭构成。一般来说,每个人在其生命过程中都要经历两个不同的家庭,即“出生之家”和结婚后生儿育女的“生育之家”。家庭具有四种功能:性、经济互助、生育、教育等。默多克认为,家庭具有四种功能:满足性的需求、经济上的互助合作、生儿育女和对下一代的教育。
默多克的亲属称谓制度(2015)
默多克将世界上所有的亲属称谓制度归纳为六种基本类型:夏威夷型、爱斯基摩型、苏丹型(类同汉族)、易洛魁型、克劳型和奥马哈型。人类学家之所以对亲属称谓紧盯不舍,主要是因为这些称谓及其涉及的群体和地位是初民生活大厦的基石。无论是简单社会还是现代复杂的社会,血缘和姻缘群体都是基本的社会组织,通过亲属称谓制度,我们可以知晓这些社会组织的结构与特点。
3.怀廷的泛文化比较研究:
怀亭与柴尔德出版《儿童教养与人格:泛文化的研究》,重点研究在一特定社会中,早期的童年经验是如何影响某些医学观念发展的。他们从hraf中验证得出结论:儿童教养方式是受生计系统所决定的,即生计系统—儿童教养方式—人格变量—投射系统。
怀廷:美国较著名的人类学家之一。其主要代表作有《科瓦人的形成过程:新几内亚一部落的教学》、《儿童训练与人格—一项跨文化研究》、《社会化过程与人格》。
怀亭最初关心的仍是文化与人格的传统课题,侧重讨论社会对于儿童戒律的松与严,对人们解释与治疗疾病的影响。他认为人类社会的生计制度影响了儿童训练,而儿童训练又影响了人格变化,人类各文化在解释与治疗疾病上的心理与行为差异,正是儿童时期接受训练不同的投影。后来,他又,他又研究了青春期男子成年礼仪的功能,认同母子同床而眠的安排会导致男孩对母亲的依恋,从而孕育了儿子对父亲的敌对态度。于是为了解决这一矛盾,借青春期的来临对男孩进行训练,强迫其与母亲分离就成了原始社会成年礼仪的普遍形式。
名词解释:
新心理人类学(psychological anthropology) :
心理人类学派:。
认知人类学(“民族科学”“民族语义学”):
最初由古迪纳夫【美-人】等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到了60年代因受人类学界的广泛关注而形成气候,认为这是人类学中一门专门研究各民族知识体系的分支学科。
认知人类学深受心理学派和结构语言学的影响,是文化人类学中新兴的学科。
1.文化就是某个社会的分类体系。
第七节 新进化论学派 导图1.该派的研究者们与博厄斯学派进行长期论战,以期恢复以摩尔根为代表的古典进化论者的名誉,争取进化论应有的学术地位;2.他们又提出了与古典进化论不同的观点,在解释社会进化的原因方面提出了新的学说,例如文化学与能量进化、文化生态学会和多线进化论等,因而被学术界冠以“新进化论学派”的名称。
1.新进化论与古典进化论的异同
1.怀特的普遍进化理论
2.斯图尔德的多线进化理论
3.塞维斯和萨林斯的进化理论 (不重要)
4.哈里斯的文化唯物主义理论(文化唯物主义学派) (重要)
5.柴尔德的文化唯物史观(不重要)
一、怀特((1900-1975)【美】文化人类学家,新进化论的开创者。)的普遍进化理论
主要代表作:《文化的科学》、《文化的进化》和《文化的概念》。
怀特同意摩尔根的一些进化论观点。认为人类文化是不断发展的,是从低级向高级的进步,全世界各种文化必定经历几个相同的阶段。但是,怀特不像摩尔根那样以食物和生产工具作为进化的标志,而是用能源的获取作标志。同时,他特别强调了文化发展的独立性或超有机体性。他的理论被人称为新进化论,后来为将他的理论与其他新进化理论相区别,又称之为普遍进化论。
普遍进化论:(略)
(2)怀特的进化理论与摩尔根的古典进化理论相同点是:
二者都同意人类文化是不断发展的,是从低级向高级的进步,全世界各种文化都必定经历几个相同的阶段。可以讲,这种文化发展的阶段性、一致性和单纯性构成二者之所以被称为进化论的基础。
(3)怀特不同意摩尔根的观点有:
1.他否定摩尔根关于人类进化过程中心理作用的观点,认为只有技术才是文化发展的原因;
2.他不同意摩尔根关于亲属称谓是某些血缘婚和群婚的反映,而认为它是人们之间行为与态度的反映,并认为人类不存在杂交阶段,一夫一妻制是一开始就存在的。
3他不同意摩尔根把波利尼西亚人和澳大利亚人放在蒙昧中级阶段的做法,而认为他们实际上已处在野蛮高级阶段。.
4.怀特提出了文化学主张,认为文化(包括制度、技术和意识形态)是一种独特的事物,是超有机体的是时间上持续的事物,它有自己的组织原则和运动规律,因此,只能用文化来解释文化,而不能用生物学或个人的事实来解释文化。
二、朱利安·斯图尔德(1902-1972)的多线进化理论
【美】人类学家,新进化论学派的代表人物以及文化生态学理论的奠基人之一。
著作:《南美印第安人手册》、《文化变迁论:多线进化方法论》、《进化和生态:社会变迁文集》等。
1)斯图尔德认为反进化论的浪潮支配人类学理论的时间太长,以至于对真正的社会文化科学的发展起到了阻碍作用。
2)但他认为摩尔根的进化论是单线进化论,怀特的进化论是普遍进化论,这两种进化论都不全面,因而他提出了文化生态学和多线进化论的主张。
3)他的文化生态学主张主要是认为,越是简单的、早期的人类社会,受环境的影响就越直接,地形和动植物群的不同,就会使人们采用不同的技术手段和组成不同的社会组织,这种看法正是他多线进化论的基础。
4)他的多线进化论认为,正因为不同的自然环境下产生了不同的生产技术和社会组织,因此,尽管人类的社会文化可能会达到大致相同的水平,但各社会文化仍会有自己的特殊性,因此,各民族社会文化是多线平行地发展着的。
1.多线进化论
2.文化生态学
什么是生态人类学?
3.文化类型的理论 (不重要)
斯图尔德认为,文化人类学家过去多从事简单社会的研究,而现在开始进行复杂社会的研究,因此,过去使用的许多概念已无法描述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的情况,必须创造和建立新的概念。他创造的“社会文化整合水平”就是对不同文化类型进行描述、分析、比较的一个重要理论概念和研究方法。
斯图尔德将文化类型分为有代表性的三个层次,即家庭、群落(村落或社区)和国家。家庭的特点是生育、经济、教育、政治和宗教的基本单位,在相对独立的情况下养育儿童,取得食物,在生育、疾病、死亡和其他重要关头照顾自己的成员,几乎在一切事务上做出决定。依赖于外界或超越家庭界限的家庭是极少见的。群落或村落、社区的特点类似于雷德菲尔德对民俗社会的描述,它是在人们活动需要超家庭的社会组织时形成的,生产围绕着集体狩猎、捕鱼、放牧或农耕而形成新的模式;需要家庭之间相互认可的财产权建立起来,产生于经济活动的团结统一,通过集体的礼仪、一定形式的外延亲属关系以及娱乐活动得到加强。同时出现与此特点关系相适应的结构和社会管理形式,并有了头人。国家则是在一个更广泛的体系内,把若干家庭集合体或村落(民俗社会)结合成为一个在功能上相互依存的整体。
家庭的整合水平最低,国家的整合水平最高。斯图尔德强调“社会文化整合水平”,就是对复杂程度不同的文化的分类,它能够为不同的文化进行比较提供条件。
三、塞维斯和萨林斯的进化理论 (不重要)
塞维斯和萨林斯力图将怀特的普-论与斯图尔德的多线进化论相结合,认为这两种理论是互相补充而不是互相冲突的。
1.一般进化与特殊进化
塞维斯和萨林斯首先将进化区别为特殊进化与一般进化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同属于一个进化过程,或者说是进化的二重性。他们认为,特殊进化近似于斯图德尔的多线进化,而一般进化则相当于怀特的普遍进化。文化进化“一方面是文化作为一个整体由‘阶段到阶段’的一般发展;另一方面是各种类型的文化的特殊进化”。或者“进化是不断朝两个方向的运动。一方面是通过适应性变异导致多元发展:即从旧种类分化出新的种类。另一方面进化产生进步:高一等的种类生成并超过低等种类。”而这一运动方向首先是特殊进化,其次才是一般进化。
文化,也如同生物那样,同样经历了特殊进化和一般进化。文化的进化过程便是对攫取资源、协调外来文化影响的适应过程。文化的特殊进化和一般进化都与适应问题有关,在甲文化中得到发展,在乙文化中就有可能毁灭。同样,高级文化并不一定比低级文化更能适应环境。总之,文化的特殊进化和一般进化之间的根本区别在于:前者是一个形态的连贯和历史的序列,后者是既定发展顺序中各种形态表现为阶段的序列;
2.进化的“二律背反”
一种文化是一种技术、社会结构和观念的综合构成,它经过调整而适应于其自然居住地和 周围的相互竞争的其他文化。这种适应过程具有两个特征:创造与保持。前者是一种结构和模式的进化,后者则为一种稳定化趋势。
文化创造的机制可表述为:文化是一个开放系统,对自然界的适应将造就一种文化的技术,并由此造就该文化的社会成分和观念成分。而对其他文化的适应亦会造就社会和观念,后者反过来影响技术并决定其进一步的发展。
文化适应中创造性的主要结果之一,便是它能在特殊环境下产生多种文化,产生多样性。达尔文的“趋异原则”(即结构变异越大,生命总量也就越大),亦可应用于文化。另一方面,文化的稳定性就是文化的保守性。特定的技术产生特定的社会组织和观念系统,后两者反过来也会巩固与保持这一技术基础。这也就是说,文化有保持现状的倾向。这可以称之为“稳定性原则”。稳定性原则还有一个含义,即当一种文化受到作用而不得不有所变化时,这种变化也只会达到不改变其基本结构和特征的程度与效果。
以上是进化的第一个“二律背反”,即在适应过程中同时产生的创造与保守两种特性。以下是另一个“二律背反”,即文化进化是一种双向运动的进程,一方面是高级文化类型自身多样性的不断增长;另一方面则是由于不同文化类型的同化而产生的文化同质性的不断增长。
文化进化的过程,同样是各种类型的延续,并且最终导致其以损坏老朽的前辈为代价的扩张。每一个后起的高级文化类型,都将比前一阶段的文化类型取得更为广泛、更为迅速的扩展。文化进化过程,一方面是文化类型自身趋异性的发展,另一方面则是由于文化同化而造成的文化同质性的发展。
四、哈里斯的文化唯物主义理论(文化唯物主义学派) (重要)
1、主位与客位的研究方法 |也称作自观方法(emic)和本位方法。
1)
与客位研究法(etic)或他观方法、非本位研究法相对应。
分别源自语音学中“音位的(phonemic)”和“客位的(phonetic)”。
这是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人类学领域中兴起的一种新的研究方法主位—客位。
由美国语言学家派克首创于1947年。人类学者马文哈里斯在1979年的《文化唯物主义》一书中将之借用到人类学的研究之中。
2)
人类学中的主位概念是指研究对象自己对事情的解释,客位则是人类学调查者从自身出发对事情的解释。因此,主位研究强调的是从文化内在的角度分析、理解事件,客位研究则强调文化外部的立场和解释。沿着不同的研究脉络,主位研究和客位研究对同一文化现象进行分析会得出不尽相同的结论。
3)
其中,最著名的例子就是马文哈里斯关于印度圣牛(见《民族学理论与方法p285》的分析主位研究方法和客位研究方法是互补的,并不互相排斥。在调查中运用好这两种方法,才会得出真实而深刻的见解,才会分析出表层现象后面的深层结构,才会总结出规律性的东西出来。
4)
在民族学中如何实践和验证主位和客位研究方法,是我们今后民族学实地调查的一个课题。
论述题加上:《民族学理论与方法p183》和《民族学通论》p161
2.文化唯物主义理论\文化唯物主义论(技术经济决定论)学派:
是文化生态学的一个理论支派。
是战后西方文化人类学界掀起的一股马克思主义研究的热潮下,于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民族学界形成的一个理论流派。
代表人物:
【美】人类学家马文·哈里斯和拉帕波特。
哈里斯被西方学者视为马克思主义人类学的代表人物之一。
哈里斯提出:
1)文化唯物主义就是运用唯物主义观点分析人类文化的共同要素,以探讨社会文化现象的因果关系和法则。
2)他把人类社会生活的行为和意识分为主位和客位两大类,在此基础上将社会文化系统划分为四个组成部分:客位行为的基础结构、客位行为的结构、客位行为的上层建筑、思想和主位行为的上层建筑。
3)哈里斯认为,文化唯物主义的理论原则的核心是马克思提出的的原则,即“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
4)作为怀特和斯图尔德的学生,哈马斯的文化唯物主义与新进化论存在着许多的亲缘关系。他采用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学说,同时结合了新进化论的观点将其改造成人口—技术—经济—环境决定论。但是,他并不同意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的辩证观点。因此它的简单机械的决定论观点遭到了许多学者的批评。
五.柴尔德的文化唯物史观(不重要)
【英】考古学家,
主要著作:《人创造自身》(1936)、《历史上发生过的事件》(1942)、《西方文明的曙光》、《社会进化》等。
内容成就:
1.利用考古学资料论证了技术进步引起社会结构和政治结构进步的客观事实,从而支持了摩尔根的思想。
2.他在《人创造自身》(1936)一书中首次提出了与考古学上的石器、青铜器、铁器时代相对应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三个阶段的学说。
3.接着又在《历史上发生过的事件》(1942)一书中采用了摩尔根关于蒙昧、野蛮和文明的三段分期法,把旧石器和中石器时代同蒙昧阶段(狩猎捕鱼经济)相对应,把新石器时代同野蛮阶段(初农或饲养经济)相对应,把城市发展—他称作城市革命—同文明的开端等同起来。
4.柴尔德关于技术在向文明过渡中作用的观点在西方学术界有很大的影响,也为人类学者广泛接受。
第八节 结构主义人类学导图时间(背景):二战后,特别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方社会掀起一阵结构主义的浪潮。
结构主义思想实际上是一种方法论。结.们认为,在人类社会文化的表面结构之后,都隐藏着一种真正的社会结构,人类学研究的主要任务就是要用建立模式的方法去分析、说明和揭示这种真正的结构,并揭示人类的思维模式。
简述你对结构人类学的认识:
结构主义人类学名解+背景+思想来源+列维施特劳斯名解
简述列维·斯特劳斯的结构主义思想与拉德克利夫·布朗的社会结构观的区别 ※※
1.结构主义人类学产生的背景(简述政治背景和学术背景)
政治背景:
1)二战后,殖民主义制度崩溃,原始民族(人类学传统研究对象)大量消亡,调查对象范围大大减少。
2)列-斯:《近代人类学的危机》(1961):由于心理上和道义上的原因,第三世界的舆论敌视西方人类学的。
学术界一般认为,结构主义的出现,是与西方人类学在20世纪50年代的发展态势密切相关的。二战以后,广大的殖民地国家纷纷摆脱殖民统治,宣布独立。他们不再欢迎曾为西方殖民统治献计献策的人类学家对他们进行实地调查。在此情形下,人类学一下子失去了传统的调查研究领地,不得已由以往的实地调查研究转向了理论分析。“结义”正是迎合这种转变的需要而产生的,反映了振兴学科的努力。
学术背景:
1)人类学想继续生存,必须据已有的资料构建新的理论框架(结构主义的方法)
2)二战前,“结构”的研究已在自然科学的许多学科中流行(建筑学、生物学等)在社会科学领域,语言学首先运用结构分析法。
结构主义学派的理论,来源于结构语言学。
这其实也与列维—斯特劳斯的学术经历有关。1941年,身为犹太人的列维.,为了避免德国法西斯的迫害而流亡美国,在此期间,他结识了布拉格结构语言学派的大师雅各布逊,深受其结构语言学的启发,遂将音位学的结构分析方法运用于人类学对人类文化的分析上来,从而创立了人类学领域的结构主义学派。
3.结构主义的基本特征?
1)代表人物:列维-施特劳斯。
2)人们遵循某种社会结构给这个社会分类,来构建事务,来理解社会做社会制度的安排。3)这个结构是无意识的,人们在无意识地遵循这个结构。
4)所谓的这个结构是一个认知结构、心智上的结构,是一个二元对立的结构。
5)人类学家的任务在于理清这种支配人类心智的这种结构。人类学家所说的社会结构一般是指社会关系或某一群社会关系。指社会文化现象内部或它们之间的联系。
(这道题可以往多了答,把下面的列维施特劳斯和上边的背景都答上)
4.列维·施特劳斯(1908—2009)【法】人.. “结构主义之父”。
代表作有《结构人类学》、《神话学》、《野性的思维》等。
曾到巴西中部进行过实地调查。在学术上受多种思潮影响,其中最主要的是地质学、精神分析学和马克思主义。但结构主义的提出主要源于语言学。他在音位结构分析法的启发下,把这种方法运用到人类学的亲属关系分析上,于是便形成了人类学的结构主义方法。
他认为社会结构不是经验主义实体,也不少对特定社会关系总和的描写,而是一种可以运用于任何社会的研究方法,一种为分析和说明问题而建立起来的模式,即从人类学资料中抽象出来的逻辑结构。
他认为,人类学家在进行实地调查时,为他们提供情况的当地人往往会提供不确切的甚至是错误的情况,因此,这就需要人类学家进行结构分析,即用模式的 助去解释社会关系。人类学家的任务,就在于考察社会结构的无意识基础,就是要通过人们正常意识到的层次(即有意识层),越来越深入地达到,越来越深入地达到无意识层(即发现社会的深层结构),在纷乱的规矩和习俗背后发现存在于不同空间和时间中真正起作用的结构系统。列-施的结构主义研究除了上述亲属关系领域之外,还表现在图腾制度、神话、原始思维等方面。
5.列维—施特劳斯的理论 思想来源
(如果是简答就答这三条,如果是论述就加上结构主义人类学和列维施特劳斯的名词解释)
1) 现代语言学中的结构思想:
现代语言学之父-索绪尔认为,语言基本上是一个由对比和相互关联的元素构成的结构。概括起来,结构主义从结构语言学那里主要继承了两个基本思想,即“语言”和“言语”、“能指”和“所指”。前者是指语言的系统、组织语言的规则和用法。后者是指个体的话语。
以雅各布森为代表的布拉格学派提出的“区别性特征”和“语音学普遍性”的理论对列维的结构主义方法产生了直接的启发作用。
2)现代文化人类学的结构思想
是现代人类学中的结构思想,例如古典进化派中巴斯蒂安,他最早注意到人类进化过程中存在的“心理一致性”,而同时期的弗雷泽在研究宗教时也注意到,图腾不但是一种宗教信仰,同时也是一种社会结构;之后法国社会学派的杜尔干和莫斯都对结构主义的形成产生了重大影响,如杜尔干提出的“社会事实”、“集体意识”等概念,都强调个人只有在结构规范的社会体系中才有意义;后来的拉德克里夫布朗的结构功能思想也对列维斯特劳斯产生重大影响。但是,列维的结构主要是指人类的心智思维结构,而不是以上所说的经验的社会结构;
3)现代心理学中的结构思想
主要是指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他将人类的心理分为潜意识、前意识和意识三个层次,并试图以这种心理结构为基础,来说明人类的整个精神活动。
格式塔心理学派认为,复杂的知觉不能简单地用构成知觉的感觉总和来充分证明:当一种心理活动构成知觉的时候,其相关联的部分就会成为“结构”,但这种结构本身并不包含组成它的各部门的特性。该学派的创始入主张:部分的性质是由全体决定的。
2、结构的概念和结构主义方法
1)结构的概念
从广义上讲,结构主义的“结构”一词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指各个事物的构造形式或外表;二是指各个事物的组成成分或构成原料。 前者是事物的量的方面,后者是事物的质的方面,后者比前者更重要。
列维·施特劳斯进一步强调了结构的几个特点:
1)结构式一个完整的整体,组成它的各个元素之间是严密地相互制约的,以至于其中任何一个都无法独自发生变化;
2)如果一个结构中的某些元素发生了特定的变化,该结构就不复存在。
3)结构的意义在于可以直接地认识被观察到的一切事实。
2)结构主义方法
结构主义试图为各门科学提供一种普遍有效的方法,依据这种方法,人们可以把自己所遇到的现象整理成系统的整体;它不仅要解决某一系统内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而且要找出各个系统、各个领域现象之间的关系,打破这些现象之间的绝对界限,使之连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结构主义方法认为,一切关系最终都可以还原为两项对立的关系,每个关系中的每个元素都可以根据自己在对立关系中的位置,被赋予其本身的社会价值。所以,结构主义方法要求人们尽可能找出各个现象的对立关系。结构主义方法最显著的特点是它对整体、对总体的强调,它的基本信条是:研究联结和结合诸元素的关系网络,而不研究一个整体内部的诸元素。结构主义方法认为,只有通过存在于部分之间的关系,才能解释整体的部分。
贡献:尽管社会文化现象非常复杂、多样,甚至极度的无序,但在其中却蕴涵着某种深层的统一和系统性,只有极少的一些关键原则在起作用。这些原则上一种基本的关系,反映的是文化中深层内涵上的对立统一,是一种共生共存但又互相冲突的关联,例如阴与阳、生与熟、内与外等。显然,这个主张是一种象征体系决定论,它相信人类行为乃是由文化的深层结构所决定。
列维-斯特劳斯的主要研究(不重要)
1.亲属关系的基本结构 (1949年以前)
2.神话的结构 (20世纪50年代中期)
3.野性的思维
第九节 象征人类学导图一、利奇的新结构主义人类学
1.社会结构的动态研究
他认为,所有社会在任何时期都只是维持一种动荡的平衡事实上,社会是处于一种不断变迁和可能改变的状态中。文化变迁或动荡的原因在于,个人的行为不可能永远符合文化规范,文化规范只是一种社会理想化的结果,而个人对经济利益和政治兴趣的反应是动态的、因人而异的。后来他又补充,抛开个人利益不谈,个人对理想规范可以有不同的看法,因此,个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只能形成一种暂时的平衡。
2.象征体系的结构分析
利奇重视田野工作,并且不绝对排斥经验实体的介入,结构范畴中也具有不少功能主义研究方式。在利奇看来,理性主义与经验主义之间区别的基础是研究的客体,’理性主义研究思想和“思维”体系,经验主义却注重“客观事实”,即经济和活动。他试图将这两种方法结合起来,由于他的这一特点,他的理论被称为英国“新结构主义”。
利奇研究的象征体系包括神话、巫术和宗教。他首先对符号与象征作了区分,符号表达了一种内在的关系,它与它所表达的事物同属于一个文化背景,是一种“局部代表整体”的关系,这是转喻的关系。象征则代表了属于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事物,这是隐喻的关系。利奇的转喻和隐喻实际是对弗雷泽关于“接触巫术”和“模拟巫术”思想的发展。
利奇对象征体系的研究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社会—结构的分析方式,另一种是结构主义的分析方式。在前一种方式中,象征被看成社会种类的反映。后一种方式实际是对列维—施特劳斯思想的发展,利奇同意后者关于人类思维结构的本质是二元对立的观点,由于这一本质特点,那些不能被明确划分为二元对立中某一级的事物就成为禁忌。
在利奇的第二种方式中,思想结构(仪式)与社会结构(社会类别)之间的明确区分不复存在,因为,这两个方面都被看作是一个单一的相互作用的整体,都能被单独地进行逻辑分析。再有,利奇反复强调,象征不可能在独立的条件下得到理解,象征总是潜在地具有多种解释,只有当象征作为一整套文化的组成部分并与其他象征进行对比时,它们才产生含义。因此,要正确理解象征的主题,就必须详细研究该象征的文化背景。
二、道格拉斯的日常仪式象征研究 (不重要)
1.洁净与肮脏
2、群体与格栅
三、 特纳的仪式象征论
1、政治仪式的研究
2、仪式过程的研究
四、科恩——双向度的人 (不重要)
1.象征符号的普时性和分类
2.文化人类学对社会结构的研究:
3.象征符号的需求性
4.基于象征与权力的双向度中——具有二重性的人
代表人物及著作:
利奇《缅甸高地的政治制度》、道格拉斯《洁净与危险》、特纳《一个非洲社会的分裂与延续》。
内容:其把文化当成象征符号加以探讨的人类学思想和研究进路。人类学的主要任务在于透视和理解被研究者的观念和象征形态,象征是意义的浓缩形式或多种意义的联想。其所关心的不是象征在社会中的实际应用,而是超出社会结构的独立的象征结构,或不同象征之间及象征与其所表示的意义之间的联系本身。象征研究的目的在于发现象征如何结为体系,以及象征如何影响社会行为者的世界观、精神和感知。
一、利奇(1910—1989)【英】()的新结构主义人类学
人–,结构主义在英国的首倡者,(被认为是)最能理解列维·施特劳斯思想的人类学家。师从马凌诺夫斯基
《缅甸高地的政治制度》、《列维·施特劳斯》等。
1. 社会结构的动态研究
他认为,所有社会在任何时期都只是维持一种动荡的平衡事实上,社会是处于一种不断变迁和可能改变的状态中。文化变迁或动荡的原因在于,个人的行为不可能永远符合文化规范,文化规范只是一种社会理想化的结果,而个人对经济利益和政治兴趣的反应是动态的、因人而异的。后来他又补充,抛开个人利益不谈,个人对理想规范可以有不同的看法,因此,个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只能形成一种暂时的平衡。
《缅甸高地的政治制度》:(略)
2.象征体系的结构分析
二、道格拉斯(mary douglas,1921-【意】赴英、美国学习工作。)的日常仪式象征研究 (不重要)
1.洁净与肮脏
2、群体与格栅
四、 特纳的仪式象征论
1、政治仪式的研究
2、仪式过程的研究
三、(维克多·)特纳的仪式象征论 (1920-1983)民族学家、象征人类学的代表作家之一。
1、政治仪式的研究
2、仪式过程的研究
说明特纳仪式过程研究的理论渊源,并结合实例就特纳总结的阈限阶段的主要特征进行分析
四、科恩[(abner cohen,1921-),【英-学】。]的双向度的人 (不重要)
1.象征符号的普时性:
2.文化人类学对社会结构的研究:
3.象征符号的分类:在科恩看来,象征符号分为两种
第十节 解释人类学导图【名解】:内卷化;深描;《文化的解释》.
一、 理论渊源※1.韦伯的社会行为理论
(主要观点)社会现实从根本上讲是由人们和他们有意义的社会行为构成的。韦伯之所以强调个人的行为及其意义,主要是因为他认为,社会文化领域不同于自然世界,研究前者的科学原则也不同于研究后者的科学原则。自然科学探讨的是规律性、因果性的关系与法则;而人的头脑是自由的,它不遵循自然界的法则,应当采用理解的方法或特殊化的方法,从内心理解去把握行为的意义。 格尔茨同样区分了两种科学研究方式,一种是追求规律的理论阐述,一种是寻求各种可能性的意义解释。文化人类学属于后者。他关于“文化”的定义是:“我所采用的文化概念……本质上是符号论式的。同马克斯·韦伯一样,我认为人是悬挂在他们自己编织的意义之网中的动物。在我看来,文化就是这些意义之网。而且我还认为,研究文化并非是寻求规律的实验性科学,而应是探求意义的解释性科学”。
2.帕森斯的结构功能论
帕森斯认为,动机、价值取向和制度化模式是行动理论要探讨的内容,它们分别构成文化系统(包括复杂的价值观、信仰、符号和其他观念)、人格系统(包括动机与角色扮演的技巧)和社会系统(由规范引导的制度化模式)。在帕森斯看来,文化系统通过社会化而成为人格系统的动机,通过制度化成为社会系统的规范。他更关注的是文化、人格与社会的整合。
格尔茨最初也是按照帕森斯的观点来定义“文化”的,即把文化作为一种有逻辑地、有意义地整合价值、信仰和符号的系统。不过,格尔茨在后来的解释理论的建造过程中,逐步扬弃了帕森斯的思想。
3.赖尔的“心的概念” [关于赖尔的资料见资料四]
赖尔抨击笛卡尔“心身二元论”。他认为,心理意识可以借助于实际的或可能的行为加以分析。为此,他提出“disposition”这一概念,它指的是能力、理念、动机、态度、情感等,不同于作为瞬时感觉的心理事件或意识流,而是一种“倾向”或“意向”。赖尔认为精神外显行动,认识行动即可认识精神。 格尔茨承袭赖尔的思想,提出了“精神之外在的理论”,这一理论是他解释人类学的本体论基础。该理论的主旨是,否认精神是单纯的内心活动,认为精神活动根本上是社会性的公开可见的,精神作为心理事件只是从属的和第二位的。格尔茨还吸收了波兰尼的“内敛”思想,将文化行动置于一种上下文中,将各种有关行动融会贯通,局部通过整合而获得意义。